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隱齋記》鈔記

(2023-09-19 09:55:01)
标签:

书法

文化

晉人王康琚《反招隱詩》云:“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伯夷竄首陽,老聃伏柱史。”此詩對後世影響頗深,以故後世多有大隱與小隱之辨焉,亦有大隱與小隱之說矣。究其實,若真隱士,則無論身處何地,只要心地喧寂一如,身價榮辱無別,則遑論朝市亦或山林,皆爲隱士。若心中正鬧,或心馳榮利而身慕肥遁者,即便隱居深山,亦是棲身以干利之徒,何來隱士之說。以故孔稚珪作《北山移文》,力鞭周子隱棲山林以求利,然後世如周子者比比,以故元好問作此文時辨析隱者甚詳。
元好問從二十多歲起,就開始經歷家國種種患難。金大安三年(1211年)成吉思汗率軍攻金,蒙古開始由抵抗金的壓迫而轉向主動進攻。金宣宗貞佑二年(1214年)三月三日,秀容城被攻破,蒙古軍對居民進行了殘無人道的大屠殺,元好問的哥哥元好古就死於這次屠城之中。五月,金宣宗遷都南京(汴京,即今河南開封)。貞佑三年,金國中都(今北京西南)陷落,蒙古向金要求割地河北,金國在華北已喪失了守御能力。貞佑四年夏(1216年),元好問一家經太原,渡黃河,避亂至福昌三鄉(今河南宜陽縣三鄉鎮)。不久,蒙古軍又越潼關,進入嵩、汝一帶,元好問又舉家在嚴冬中逃入山中避難,旋即金兵收復潼關,元兵退去,元好問一家又由山中返回,時為歲末。《市隱齋記》便完成於此時,是為一個據說是遁居長安鬧市的隱士婁公所寫。
《市隱齋記》乃作者受人請托所作,為了對自己文章負責,以故作者就所謂隱者展開了討論,力求婁氏誠隱者,以不辱斯文焉。尤其是作者援引韓伯林故事,一旦身名為人所知,即棄藥市而遁,此誠隱者矣!因其“身將隱,焉用文之”,若身名為人所知仍居藥市,是圖榮顯也。至於婁氏誠如李某所云否,則未可知,以故作者一筆“予意大夫士之愛公者,強為之名耳,非公意也”,似將文責明之。由斯可見,元好問作文態度並不苟且,而是以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寫作,也是值得後人效法的。

附原文
         市隱齋記
         吾友李生為予言:“予游長安,舍於婁公所1。婁,隱者也,居長安市三十餘年矣。家有小齋,號曰市隱2,往來大夫士多為之賦詩,渠欲得君作記,君其以我故為之3。”
         予曰:“若知隱乎?夫隱,自閉之義也4。古之人隱於農、於工、於商、於醫卜、於屠釣5,至於博徒、賣漿、抱關吏、酒家保,無乎不在6,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後為隱。前人所以有大小隱之辨者,謂初機之士7,通道未篤,不見可欲8,使心不亂,故以山林為小隱;能定能應9,不為物誘,出處一致10,喧寂兩忘11,故以朝市為大隱耳。以予觀之,小隱於山林,則容或有之12,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隱也,自山人索高價之後,欺松桂而誘雲壑者多矣13,況朝市乎?今夫幹沒氏之屬,脅肩以入市14,疊足以登壟斷,利嘴長距15,爭捷求售,以與傭兒販夫血戰於錐刀之下16,懸羊頭,賣狗脯17,盜蹠行,伯夷語18,曰:‘我隱者也’而可乎?敢問婁之所以隱奈何?”
         曰:“鬻書以為食,取足而已19,不害其為廉;以詩酒游諸公間,取和而已20,不害其為高。夫廉與高,固古人之所以隱也,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為子記之。雖然,予於此猶有未滿焉者,請以韓伯休之事終其說21。伯休賣藥都市,藥不二價,一女子買藥,伯休執價不移。女子怒曰:‘子韓伯休邪?何乃不二價?’乃歎曰:‘我本逃名22,乃今為兒女子所知!’棄藥徑去,終身不返。夫婁公固隱者也,而自閉之義,無乃與伯休異乎?言,身之文也23,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奚以此為哉24?予意大夫士之愛公者,強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歸,試以吾言問之。”
         貞佑丙子十二月日,河東元某記25。?[1]?
注釋
1. 婁公所:婁公的住所。
2. 小齋:小屋子。市隱:隱於鬧市。這裏指小齋的的名稱。
3. 渠:他,指婁公。以我故:意謂看在我的分上。
4. 若知隱乎:你知道隱居的含意嗎?自閉:自己與世隔絕。
5. 屠釣:屠宰垂釣之列。太公呂望未遇周文王時,曾屠牛於朝歌,釣魚於渭水。
6. 博徒:賭博之徒。趙國隱士曾隱於賭徒間。賣漿:指賣酒漿的人家。趙國處士薛公曾隱於酒家。抱關吏:看守城門的役吏。魏國隱者侯嬴曾為大樑夷門關吏。酒家保:酒店的傭工。西漢欒布窮困時,曾在齊做過酒家保。無乎不在:沒有什麼行業不可以隱遁其中的。
7. 大小隱之辨:關於大隱、小隱之間不同的分辨。初機之士:指剛剛學道的人。
8. 篤:篤厚,這裏指修道的高境界。不見可欲:避免見到引起欲望而心亂的東西。
9. 定:指有把握、有操守。應:指應付世事。
10. 物誘:指世俗事物的誘惑。出處:指出仕和家居。
11. 喧寂:喧鬧與寂寞。
12. 容或:或許,也許。
13. 山人:指隱士,因其隱遁山林,故稱,這裏當指唐代李渤。欺松桂而誘雲壑:意謂那些名為隱士而其實是沽名釣譽的人把所在的山林也欺騙、玷污了。
14. 幹沒氏:指與世浮沉、追逐私利的人。脅肩:聳起肩膀。這裏指故作恭敬的逢迎媚態。
15. 疊足:腳踏著腳。形容爭先恐後圖利的情狀。壟斷:高地方。古代商人登在高地上,以觀行情。距:指雞爪。利嘴長距,比喻競爭手段的厲害。
16. 傭兒販夫:指紿人做傭工的人和肩挑小販。錐刀:即錐刀利,比喻微小的利益。
17. 脯:指肉。
18. 盜蹠:春秋時大盜。伯夷:殷末孤竹國君的長子,以行為高潔著稱。
19. 鬻(yù):賣。取足而已:只求能維持生活,別無他求。
20. 取和而已:只求與人和睦相處。
21. 韓伯休:即韓康,字伯休,霸陵人,東漢時的隱士。
22. 逃名:匿名
23. 無乃:豈不是。言:指立說、立言。身之文:人身的文飾。
24. 顯:顯達。奚:何,為什麼。
25. 貞佑丙子:指金宣宗貞佑四年(1216年)。
《市隱齋記》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