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欲生經序》鈔記

标签:
书法 |
《人本欲生經序》共一卷,後漢安世高譯,收在《大正藏》第一冊。內容系佛為阿難說十二因緣、四諦、五陰、七識住、八解脫等法。內容大致相當於《中阿含》第九十七經《大因經》、《長阿含》第十三經《大緣方便經》、《長部》第十五經《大緣經》,及施護所譯《大生義經》等,但內容仍有有別。
東晉道安大師曾為此經作過注解,即《人本欲生經注》一卷(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三冊)。該注系逐句注解,與西土釋經諸論及後代疏鈔廣徵博引者不同。文中以十二緣起說解釋此經,而視之為八愛、四取、三有、生、老死之五支緣起的經典。
[參考資料] 《出三藏記》卷二;《歷代三寶紀》卷四、卷八;《大唐內典錄》卷一、卷三;《古今譯經圖紀》卷一;《開元釋教錄》卷一;《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二。
附原文
人本欲生經者,照乎十二因緣而成四諦也。本者癡也,欲者愛也,生者生死也,略舉十二之三以為目也。人在生死,莫不浪滯於三世,飄縈於九止,綢繆八縛者也。十二因緣於九止,則第一人亦天也。四諦所鑒,鑒乎九止;八解所正,正乎八邪。邪正則無往而不恬,止鑒則無往而不愉。無往而不愉,故能洞照傍通;無往而不恬,故能神變應會。神變應會,則不疾而速;洞照傍通,則不言而化;不言而化,故無棄人;不疾而速,故無遺物。物之不遺,人之不棄,斯禪智之由也。故經曰“道從禪智得近泥洹”,豈虛也哉!誠近歸之要也。斯經似安世高譯為晉言也,言古文悉,義妙理婉。覩其幽堂之美,闕庭之富或寡矣。安每覽其文,欲疲不能。所樂而現者,三觀之妙也;所思而存者,想滅之辭也。敢以餘暇為之撮注,其義同而文別者,無所加訓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