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端陽節,這個源自屈原投江的節日至今已有2300年了。反思當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然遭姦佞陷害,終被貶出朝堂。屈原形容憔悴,行吟澤畔,他因不願見到美麗的父母之邦在他眼前亡滅,寧可投汨羅江而死。而作為楚國悲劇的主人公懷王,他拒聽屈原諫言,第一次因受秦國說客張儀之誆騙而廢棄齊楚聯盟,最終非但沒有獲得商於之地,反而被秦攻陷失地。可在他受騙一次之後,又再度被張儀所騙,儘管此次有靳尚與鄭袖這兩個傢伙作內應,但懷王本人畢竟不辨忠奸,方聽信讒言。懷王冒然赴婚秦地,乃至自家客死異國,為天下所笑。面對懷王的被騙,屈原儘管“指九天以為證”,但無奈懷王始終不信。但屈原一直保持其操守,他認為“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最終得到普天下人民的懷念。時至今日,今懷王本人早已作古,即便當年他在世也無法反思以扭轉其乾坤了。可後人若再無反思能力,則將再度步懷王之後塵矣!杜牧之在《阿房宮賦》之煞尾曰:“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端午感言
今日是端陽節,這個源自屈原投江的節日至今已有2300年了。反思當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然遭姦佞陷害,終被貶出朝堂。屈原形容憔悴,行吟澤畔,他因不願見到美麗的父母之邦在他眼前亡滅,寧可投汨羅江而死。而作為楚國悲劇的主人公懷王,他拒聽屈原諫言,第一次因受秦國說客張儀之誆騙而廢棄齊楚聯盟,最終非但沒有獲得商於之地,反而被秦攻陷失地。可在他受騙一次之後,又再度被張儀所騙,儘管此次有靳尚與鄭袖這兩個傢伙作內應,但懷王本人畢竟不辨忠奸,方聽信讒言。懷王冒然赴婚秦地,乃至自家客死異國,為天下所笑。面對懷王的被騙,屈原儘管“指九天以為證”,但無奈懷王始終不信。但屈原一直保持其操守,他認為“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最終得到普天下人民的懷念。時至今日,今懷王本人早已作古,即便當年他在世也無法反思以扭轉其乾坤了。可後人若再無反思能力,則將再度步懷王之後塵矣!杜牧之在《阿房宮賦》之煞尾曰:“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