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墨寶堂記
張君墨寶堂記
墨寶堂,系北宋毘陵(今江蘇常州市)人張希元珍藏古書法墨跡之所。熙寧五年(1072年),蘇軾任杭州通判時,應張希元之請作《墨寶堂記》。文章從批評世人以己之所好而驕人、笑人的陋習,層層演進,從而引出對張希元愛好書法卻懷才不遇之同情,並相信他會以自己的才能在仕途上發揮經世濟民的作用。
東坡給張希元的墨寶堂作記,於文中含蓄地奉勸張希元從政,體現了東坡之惜才。他認為像張希元那樣的人才埋沒在民間,僅以從事碑帖整理與刊刻,那簡直是在浪費人才。文中既有憐才之心,更有勸進之意。然正如東坡自己所說:“人特以己之不好,笑人之好,則過矣。”東坡既已涉足官場,自當深知官場險惡,其一生宦海顛簸,也算是不畏疲勞了。若是能以其畢生才力,傾心於一文一藝,自當造就空前絕後之作以傳世。張希元於書法有愛好,在自家築室以藏古人墨跡佳品,且鎸碑以存世,自是功在千秋也。今之《淳化閣帖》竟從倭國引進,若是張希元之墨寶堂之鎸碑而今猶在,自是另一曠世奇寶也。

前一篇:醉翁亭記
后一篇:2022年05月12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