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手机博客杂谈 |
昨天家里煮肉了,先让你们瞧瞧我家煮肉的锅放在什么上面的?

看到没有,院子里用砖头摆成一个三角型,把大锅支在砖头上,锅里就可以加上大半锅水,用一些废弃不用的木头点燃。
锅里的水烧开以后就可以清洗猪肉了,把分割好的猪肉一块块挨个放入滚水中,煮开五分钟以后,快速捞出来,再用用刀子把猪肉皮刮干净,重点是猪蹄、猪头和猪肘。随放生肉、随捞出,要趁着热乎劲用刀子刮猪皮。

爸爸拿着刀细心的刮猪皮,每一块猪肉都不放过,这个很耗功夫。
我快速地把放在屋里分割好的猪肉,一盆盆的端到煮肉锅旁边。爸爸刮好的猪肉,我不厌其烦的又一盆盆端到院子里的水笼头底下,一块块冲洗干净后,冬季里的水笼头流出来的水,是冰凉刺骨的,但是俺顾不上这么许多了。冲洗干净的猪肉,再一次重新一盆盆的端到煮肉锅旁边。从早晨七点钟开始忙碌,一直折腾到上午十点钟左右,半头猪肉和一套猪杂才彻底清洗完毕。

把锅刷干净后,放入大半锅凉水。锅里面只放了大葱、姜片、调料包(调料包里是花椒、八角、小茴香)、放上一些干辣椒即可。

待锅里的水烧开之后,把这些肉的三分之一的量一块块放入煮肉的锅里。因为肉多,一锅煮不下,家里没有再大的锅了,其实这口锅也算不小的了。
这时,我匆忙跑到厨房里,开始剁葱姜,然后再炒花椒、八角、小茴香。炒好后用擀面杖压成粉沫,需要重复很多次,细箩筛几遍后,制作焖子用。
最让我郁闷的是八角太难擀碎!可是已经没有退路了,硬着头皮用力的擀八角。做完这一切以后大概是两个小时之后,出去看了肉锅一眼,为了拍照。

锅里的部分肥肉已经煮熟了,盐是要先放的,煮肉时不能盖锅盖。爸爸坐在肉锅旁边不停的用肉勾子翻动肉,那个黑色的是肉勾子,顶端有两个勾,一勾就把煮熟的肉勾出来。猪肉的大小、薄厚不一,同一锅煮出来的肉,煮熟的程度也分先后。
爸爸轻松的勾出一块肉后,我快速往肉上抹上一层蜂蜜,随后把涂上蜂蜜的肉放入旁边的一口小缸里。这是为炸猪肉做准备,下篇文章介绍。

煮了整整三锅,才把半头猪和一套猪杂煮完,这时已经是下午四点钟

煮肉的这段时间,爸爸一直坐在煮肉锅旁边,没离开过,他得不停的用肉勾翻肉。

骨头!草草拍了一张。俺还啃骨头呢!此刻是下午三点多钟,俺一顿饭都没吃呢!爸爸午饭也没吃,根本没时间做饭。

这些骨头上的肉哪去了?
骨头太多,啃不完,我把骨头上的肉全撕下来了,这种肉名为“拆骨肉”,以后我再告诉大家这种肉的另类吃法。

煮肉汤,一百多斤猪肉熬成了这大半水桶猪肉汤。汤的用途很广泛如:煮焖子、炸丸子都得用。没有猪肉汤这两种食物会黯然失色。
猪肉汤用来做河北的“杂烩菜”特别美味,如果家里待客不做蒸碗的话,就是用这道杂烩菜待客的。蒸碗再烦琐不过是我们待客的主食系列,这种规格的待客可以和婚宴媲美,不是家家都用蒸碗待客的。

这是用猪肉汤做的“焖子糊“,配料是:8斤红薯淀粉,8斤猪肉馅、这就是我前面博文提到了大碎型的猪肉馅,不能剁的太碎,葱姜共4斤。有的人家猪肉买得少,猪肉馅也可以放4斤。
先把淀粉放在一个大盆里,用滚开的猪肉汤浇在淀粉盆里,边浇汤边搅拌,直到成了面糊,再放入肉馅、葱姜沫、香油、自己制作的那个花椒粉即可,猪肉汤里有盐,不用放盐。
再把这些面糊装在煮焖子的专用袋子里,用线缠上口就行。

这是灌好的焖子,在锅里煮,小火煮三个小时,成品还没出来。今天都太累了,锅里没有捞出来呢!
很报歉最近我无法回复评论,上篇文章有博友问我:
为什么准备这么多,吃得完吗?
为什么不现做呢?
你们这里家家都这样吗?等等之类的问题。我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
我的文章的标题是“蒸碗系列”,这是我们老家的传统菜肴,也是婚宴的规格。现在的年轻人会做的不多,我的爸妈是比较传统的老人,他们喜欢猪肉,坚持要做的。
但是煮肉家家都煮,年轻人不煮,反正父母家煮,为了用猪肉汤做焖子和炸丸子用,一般的就是买三五十斤猪肉,有的猪肉是不带骨头的。不像我们家弄的特别全,猪头、猪杂都有。
我们做的这么全,这么多,只是为了蒸碗做准备,也有和我家一样的,但不是全部。这些食材没办法现做,赶不急,都是功夫菜。
我们过年的待客标准:6至8个凉菜,6个现炒的热菜,外加鸡、鱼、四喜丸子之类的四大件,这四件也可以上两种,不全也没关系。最后吃主食时才上10至12碗蒸菜,馒头,汤。
现在很多人家都不蒸碗了,最后的主食上一大盆杂烩菜、馒头、汤即可,也可以是饺子。
可是我家多年的习惯一直没变,这只是准备年货的开始,远远没有结束。

看到没有,院子里用砖头摆成一个三角型,把大锅支在砖头上,锅里就可以加上大半锅水,用一些废弃不用的木头点燃。
锅里的水烧开以后就可以清洗猪肉了,把分割好的猪肉一块块挨个放入滚水中,煮开五分钟以后,快速捞出来,再用用刀子把猪肉皮刮干净,重点是猪蹄、猪头和猪肘。随放生肉、随捞出,要趁着热乎劲用刀子刮猪皮。

爸爸拿着刀细心的刮猪皮,每一块猪肉都不放过,这个很耗功夫。
我快速地把放在屋里分割好的猪肉,一盆盆的端到煮肉锅旁边。爸爸刮好的猪肉,我不厌其烦的又一盆盆端到院子里的水笼头底下,一块块冲洗干净后,冬季里的水笼头流出来的水,是冰凉刺骨的,但是俺顾不上这么许多了。冲洗干净的猪肉,再一次重新一盆盆的端到煮肉锅旁边。从早晨七点钟开始忙碌,一直折腾到上午十点钟左右,半头猪肉和一套猪杂才彻底清洗完毕。

把锅刷干净后,放入大半锅凉水。锅里面只放了大葱、姜片、调料包(调料包里是花椒、八角、小茴香)、放上一些干辣椒即可。

待锅里的水烧开之后,把这些肉的三分之一的量一块块放入煮肉的锅里。因为肉多,一锅煮不下,家里没有再大的锅了,其实这口锅也算不小的了。
这时,我匆忙跑到厨房里,开始剁葱姜,然后再炒花椒、八角、小茴香。炒好后用擀面杖压成粉沫,需要重复很多次,细箩筛几遍后,制作焖子用。
最让我郁闷的是八角太难擀碎!可是已经没有退路了,硬着头皮用力的擀八角。做完这一切以后大概是两个小时之后,出去看了肉锅一眼,为了拍照。

锅里的部分肥肉已经煮熟了,盐是要先放的,煮肉时不能盖锅盖。爸爸坐在肉锅旁边不停的用肉勾子翻动肉,那个黑色的是肉勾子,顶端有两个勾,一勾就把煮熟的肉勾出来。猪肉的大小、薄厚不一,同一锅煮出来的肉,煮熟的程度也分先后。
爸爸轻松的勾出一块肉后,我快速往肉上抹上一层蜂蜜,随后把涂上蜂蜜的肉放入旁边的一口小缸里。这是为炸猪肉做准备,下篇文章介绍。

煮了整整三锅,才把半头猪和一套猪杂煮完,这时已经是下午四点钟

煮肉的这段时间,爸爸一直坐在煮肉锅旁边,没离开过,他得不停的用肉勾翻肉。

骨头!草草拍了一张。俺还啃骨头呢!此刻是下午三点多钟,俺一顿饭都没吃呢!爸爸午饭也没吃,根本没时间做饭。

这些骨头上的肉哪去了?
骨头太多,啃不完,我把骨头上的肉全撕下来了,这种肉名为“拆骨肉”,以后我再告诉大家这种肉的另类吃法。

煮肉汤,一百多斤猪肉熬成了这大半水桶猪肉汤。汤的用途很广泛如:煮焖子、炸丸子都得用。没有猪肉汤这两种食物会黯然失色。
猪肉汤用来做河北的“杂烩菜”特别美味,如果家里待客不做蒸碗的话,就是用这道杂烩菜待客的。蒸碗再烦琐不过是我们待客的主食系列,这种规格的待客可以和婚宴媲美,不是家家都用蒸碗待客的。

这是用猪肉汤做的“焖子糊“,配料是:8斤红薯淀粉,8斤猪肉馅、这就是我前面博文提到了大碎型的猪肉馅,不能剁的太碎,葱姜共4斤。有的人家猪肉买得少,猪肉馅也可以放4斤。
先把淀粉放在一个大盆里,用滚开的猪肉汤浇在淀粉盆里,边浇汤边搅拌,直到成了面糊,再放入肉馅、葱姜沫、香油、自己制作的那个花椒粉即可,猪肉汤里有盐,不用放盐。
再把这些面糊装在煮焖子的专用袋子里,用线缠上口就行。

这是灌好的焖子,在锅里煮,小火煮三个小时,成品还没出来。今天都太累了,锅里没有捞出来呢!
很报歉最近我无法回复评论,上篇文章有博友问我:
为什么准备这么多,吃得完吗?
为什么不现做呢?
你们这里家家都这样吗?等等之类的问题。我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
我的文章的标题是“蒸碗系列”,这是我们老家的传统菜肴,也是婚宴的规格。现在的年轻人会做的不多,我的爸妈是比较传统的老人,他们喜欢猪肉,坚持要做的。
但是煮肉家家都煮,年轻人不煮,反正父母家煮,为了用猪肉汤做焖子和炸丸子用,一般的就是买三五十斤猪肉,有的猪肉是不带骨头的。不像我们家弄的特别全,猪头、猪杂都有。
我们做的这么全,这么多,只是为了蒸碗做准备,也有和我家一样的,但不是全部。这些食材没办法现做,赶不急,都是功夫菜。
我们过年的待客标准:6至8个凉菜,6个现炒的热菜,外加鸡、鱼、四喜丸子之类的四大件,这四件也可以上两种,不全也没关系。最后吃主食时才上10至12碗蒸菜,馒头,汤。
现在很多人家都不蒸碗了,最后的主食上一大盆杂烩菜、馒头、汤即可,也可以是饺子。
可是我家多年的习惯一直没变,这只是准备年货的开始,远远没有结束。
前一篇:家乡的过年美食蒸碗系列之一
后一篇:家乡的过年美食蒸碗系列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