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书最耐读?

(2013-08-20 11:37:17)
标签:

手机博客

杂谈


pic
我没有写日记的习惯,更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现在写博客了,每次更新时,总想写写读书随感之类的。可脑海里会出现一片空白的迷茫。

这时便搜肠刮肚地回忆当初阅读留下的印象,心想总该有点东西留在那。就像小孩子缺钱花的时候,挨个把衣兜裤兜搜寻过来,看能不能找几个硬币。可是往往什么也找不到。记忆这东西太不靠谱,它总是把想记住的东西给丢了,把你要丢的东西留在那。
今天写博就是如此的心态,不过有意思的是,对书的回忆往往不期然地让人想起一些别的事。一本书留下的印象,跟阅读时的环境,心境或是别的什么东西都会搅在一起。
看到房间里那一捆厚厚的过期的杂志和各种杂书,那是我这几天整理书籍挑出来的不易保留的书籍,把它们细心的捆好,回老家时带回去送给那个在集上摆地摊卖图书的老人。
大概是五年前吧,偶尔在他的书摊上购买到一些不错的正版书,从此叮嘱他有了这一类的书给我留着。什么时候回家时再买,第一次买书的时候很慷慨,他说多少钱就多少钱?不还价让他有利可图,才会把好书给留着。
就这样买了几次后也算熟识了,那个老人快七十岁了,已经白发苍苍,依然每天风吹日晒的摆地摊卖书。对于这样的老人,心里总会有一丝怜悯。无意中问他,一些过期的杂志和别的书籍你要吗?而且很新,没有破损的。
老人眼里出现了一丝兴奋,可马上又用狡黠的表情说:那我只能按收纸箱的价论斤回收?
我平静的笑道,是免费给你的。
老人一脸茫然的望向我?
看着他不解的神情,解释到,自己从来不舍得把过期的杂志和不读了的书扔掉或是买给收废品的,可是这样积存太占地方。所以送给你吧!以后有了好书给我留着就行。
开始那个老人还有几丝怀疑,怕收下了我的旧书,买他的书时会不给钱?为了彻底打消他的疑惑,每次都是先买他的书,付款后再给他旧书。就这样一给就是五年。
这几年间,他总是想送给我一本书。每次都被我拒绝,而且在他那里买书的时候越来越少,因为真的没有合适的。可是每次回家都会拎一捆旧杂志和图书送给他。
昨天细细回忆,我的书总是一批批的循环,可是真的没有什么书在心里最耐读吗?肯定也有的,可是哪一种类型的书最多呢?就是从来没有送给他的书类?结果就是”菜谱”。
被这个结果逗乐了,在我心中最耐读的书竟然是菜谱。别的书籍或是杂志读了一遍或者几遍就不会再读了,会直接送给那个卖书的老人。可这几年一本菜谱也没有给过他。因为各种菜谱读了一遍后,再读时还会有读的欲望。
从中国的食文化到八大菜系,从养生菜肴到药膳,从食材的选择到食材的鉴别,从干货的泡发到刀工技巧,从食性的搭配到食材的属性等等。非但有趣,而且有情,只有菜谱才是学无止境,永远不会读到厌倦的书。而且耐读,不会索然无味。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大众人的读书观呢?我思来想去?最耐读的书肯定也有”红楼梦”了,虽然”红楼梦”被列为读不下去的名著之一。可是社会上出现了多少”红学家”,一生不用做别的,只要成为”红学家”就可以衣食无忧一生。所以我觉得”红楼梦”也是耐读的书。
不知道曹雪芹先生会不会想到,他落魄之后不到五十岁就死去,只留下了”红楼梦”的草稿,这部辛苦了十年写下的巨作没给他带来任何经济上的改善,却在千年之后养活了多少人?如果没有”红楼梦”,不知道多少”红学家”要失业!曹雪芹死了,”红楼梦”还活着,而且能养育一代又一代的”红学家”,这样的书应该属于耐读了吧?
自己也感觉分析的观点很奇葩,可是这是我最真实的想法,这也是没文化真可怕呀!
不知道朋友们心中最耐读的是什么书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