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最纠结的是要不要继续研究波段运行的规律来找到基本面和技术面的结合点,从而展现完美的股市系统结构。最终决定在14年开始这些跟踪和统计,并计划通过博文完整的记录,希望见到本文并对相关内容有兴趣的朋友能不吝给予指正。
在股指期货和双融交易成为市场正常的组成部分后,股指期货平均持仓10万手,双融13年末3300亿,14年据相关分析认为能达到5000亿。股指期权和个股期权已启动仿真交易,正常的话明年春天期权能正式推出。A股尤其是以沪深300指数为主的多空时代真正的到来。
在光大证券乌龙指后,我们惊叹于即使下错单,仍然可以在市场中获得计划中对冲的套利。而“裘国根首只对冲基金收益达60%且几乎没有回调”这样的新闻更让我们对对冲心怀神秘。
我希望通过对波段运行结构的观察和其内部板块运动力量的对比分析能一定程度上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下面先对分级波段结构进行说明。
在我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分级别波段结构----论技术分析应用的意义http://blog.sina.com.cn/s/blog_b48e58890101btib.html
里面总结了K线结构和波动的对应关系
1分钟波段运行完成日线K线的构成--------日线由240个1分钟K线组成。
5分钟波段运行完成周线K线的构成--------周线由240个5分钟K线组成。
20分钟波段运行完成月线K线的构成-------月线由约245个20分钟K线组成。
60分钟波段运行完成季线K线的构成-------季线由约245个60分钟K线组成。
日线波段运行完成年线K线的构成---------年线由约245个日K线组成。
周线波段运行完成5年线K线的构成--------5年线由250个周K线组成。
如果对市场最重要的交易品种沪深300指数来说,我认为观察偏大级别一点的波动可能更轻松和稳定,所以我选择20分钟级别对月线的波动进行观测,日线对年线进行观测,这样一年只要写13篇总结就完成对全年走势波动的统计工作。
下面我就对20分钟级别对月K线的观察规则做个定义。
从沪深300指数399300月线来看,从2010年4月以来(股指期货运行)到13年11月共44个月
具体参见下图(红箭图为强振幅月,K线下面的附图为振幅)

下面是对月线振幅的统计

注:2010年4月以来平均振幅:9.8%,故按9.8%作为中振幅的大概标准划分三个范围。从阴阳线看,明显月阴线多于阳线,可见这近4年来市场的弱势。

注:上图是2011年之后的统计。因为考虑到股指期货刚交易头一年对市场的影响仍小。
从上两图比较,强振幅月明显减少,11年后每年仅一次,分别是2011年的12月,2012年的12月,和2013年的6月。整体振幅略有降低,从9.8%到9.6%,估计还是因为10年的月样本振幅偏大的原因。
从振幅中轴来看,8-13%的月振幅占5成以上,而实际上11年以后,没有出现过振幅11%,12%的月份,也就是大多数月都在10%(含10%)以下。
最大振幅前二名:为13年6月的23%,也就是上证跌到1849的那个月。
12年12月的19%,也就是银行股疯涨的那个月。
最小振幅前二名:为13年4月的5.04%
12年10月的5.24%
当我确定了月线振幅的范围后,就要定义其对应的内部20分钟级别的波段。
在个人划分波段的过程中,尝试过多种方法,但最终发现用最简单上涨或下跌的点位或幅度是最简单有效的。所以对20分钟级别的沪深300指数的波段定义为100点,也就是说必须上涨100点以上才定义为上涨波段,而上涨之后的下跌,必须下跌100点以上才定义为下跌波段。
以下是按照100点规则对13年沪深300指数399006,20分钟级别波段的划分。
第一季度

(注:在12年12月和13年1月的上涨过程中,中间没有出现过100点以上的下跌,所以这是13年最长的一个20分钟上涨波段,波动点位达688点,时间周期达548根(即548/12=45.6天)。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注:12月份的下跌波段还没有确认,因为现在沪深300从2260点的反弹仅73个点,未达到100点,从现在情况看,14年1月初再上攻30点概率仍较大,所以先暂以2260点作为12月下跌波的低点)
通过如上面4图的20分钟波段划分,沪深300共在13年运行了26个波段。

共运行26个波段,平均每个波段9.7天,平均点位212点。(而刚才的月平均振幅为9.6%,基本和212点接近)
最大上涨波段点位688点,时间45.7天,最小上涨波段点位102点,时间6天。
最大下跌波段点位637点,时间16.3天,最小下跌波段点位101点,时间1.8天。
对比同样的波段来看,沪深300指数在13年涨的慢,跌的快。
从时间来看,平均每个波段运行9.7天,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月有二次波段,也即一次上升,一次下跌。
在月振幅统计中,沪深300指数月振幅最小为5%,也就是最少110点。这样看来,每月的振幅基本上可以通过一个20分钟波段完成。而每月的收阳收阴,也往往由其内部构造中一个主要的20分钟波段决定。
故,分析20分钟波段由谁来组织完成就变成了其下的重要工作。
沪深300成分股共300只,各板块权重占比在之前的分析文章
300指数和创业板指结构分析 -------关于2014年行情的思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48e58890101cz5p.html
有过分析,有需要可以参考。

从上图可以看出,影响沪深300指数运行的主要板块为图上半部分四大板块。
在个人观察股指期货运行和沪深300波段的过程中,发现通过调动某些对市场人气带动性极高的板块来影响指数的运行,是主力资金经常惯用的手段。
而这里主力资金最经常发力的板块为:
银行--权重20.9%,
券商保险(走势相关性强,可放在一起)--权重11.5%,
地产--权重5.2%,
煤炭--权重4.4%,
有色--权重4.1%,
酒(以白酒为主)--权重3%,
医药和消费--权重16.5%。共计权重:65%。
这里面可以基本分为三类:金融,周期类,非周期类。
随着中国结构转型,非周期类的市值占比越来越大,市场从前些年通过攻击煤飞色舞来带动人气,拉升打压指数来控制盘面,也逐步变化成通过攻击金融股尤其是券商保险来影响人气,控制指数的变化。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到券商调整到位,煤炭有色持续下跌有反弹要求时,通过拉升券商,带动市场人气,拉动指数快速上升,完成当月的涨幅要求。
下图为中信证券的二次涨停。(9月10日,11月18日)

同期沪深300指数的变化(下图笑脸是对比同一时间点)

下图是同期沪深300指数20分钟波段
第一次(9月10日前后的波段)

第二次(11月18日前后)

一个是波段后端拉升,一个是波段初始拉升,但相似的是都动用了券商这个主要力量。
这两次波段涨幅分别为274点和206点(212点波段均值),沪深300月线在9月和11月均是阳线。
这样就可以看出,在券商(中信为权重龙头)的拉升下,带动市场人气,其他板块纷纷配合跟涨或主动拉升,完成了一次200点的20分钟上涨波段。而这样的波动往往的上涨周期在3个星期左右,3个星期的上涨往往会产生了一定的获利效果,也引发了市场的追涨热情,成交量也伴随上升,这时候往往就产生了短期的高点,也同时孕育了一次20分钟下跌波段的产生。
市场就这样循环往复,尤其在现在这个相对底部区域的平衡市场中,主力资金借用各种事件、预期、传闻、借口打压或拉升指数个股,拓展出足够的振幅空间同时也是利润空间,调整仓位结构,等待经济转型成功后新的牛市出现。
本文作为一个引,简单介绍主力板块运动产生的某级别波段运动并最终完成对于大级别K的构成。
而在14年的每个月,在完成相应的波段后,都将归纳总结出每次20分钟波段完成背后的主力板块运动变化,
展现出市场完美的系统结构。
本质上,沪深300指数的运行更像是一场战争,只是这场战争背后的主人公只有一个人而已。
最后,把我认为市场指数运行的逻辑做了一个结构图。

这个文章未来会随着每月的波段成为一个系列,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能给予中肯的意见。
祝各位朋友:2014年顺风顺水,万事如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