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易》原文(繁体):第一至十五卦(玄极子 校)

(2014-12-18 09:15:56)
标签:

易经

周易

原文

玄极子

分类: 《周易》原文(玄极子校)

第一

 

:元亨。利貞。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初九:潛龍勿用。

《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象》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象》曰: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象》曰:或躍在淵,進无咎也。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上九:亢龍有悔。

《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見群龍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 亨者,嘉之會也。 利者,義之和也。 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

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

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何謂也?

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言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无咎矣。」

 

九四曰:「或躍在淵,无咎。」何謂也?

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无恒,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无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

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

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終日乾乾,行事也。 或躍在淵,自試也。 飛龍在天,上治也。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无咎矣。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第二

 

: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无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无疆。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初六:履霜,堅冰至。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譽。

《象》曰: 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黃裳,元吉。

《象》曰: 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象》曰: 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用六:利永貞。

《象》曰: 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

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

 

《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无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无咎无譽」蓋言謹也。

 

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陰疑於陽必戰,為其嫌於无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第三

 

: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象》曰:雖磐桓,志行正也。以貴下賤,大得民也。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象》曰:即鹿无虞,以從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第四

 

: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 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象》曰:利用禦寇,上下順也。 

 

第五

 

: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雲上於天,。君子以飲食宴樂。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雖小有言,以吉終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順以聽也。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象》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第六

 

有孚窒惕,中吉終。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上剛下險,險而健,,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訟不可成也。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淵也。

 

《象》曰:天與水違行,君子以作事謀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象》曰: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雖小有言,其辯明也。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无眚。

《象》曰:不克訟,歸逋竄也自下訟上,患至掇也。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无成。

《象》曰:食舊德,從上吉也。

 

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

《象》曰:復即命渝,安貞不失也。

 

九五:訟元吉。

《象》曰:訟元吉,以中正也。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象》曰:以訟受服,亦不足敬也。

 

 

第七

 

 貞丈人吉,无咎。

 

《彖》曰:,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象》曰:地中有水,君子以容民畜眾。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

《象》曰:師出以律,失律凶也。

 

九二:在師中吉,无咎,王三錫命。

《象》曰:在師中吉,承天寵也王三錫命,懷萬邦也。

 

六三:師或輿尸,凶。

《象》曰:師或輿尸,大无功也。

 

六四:師左次,无咎。

《象》曰: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无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凶。

《象》曰: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尸,使不當也。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第八

 

 吉。原筮元永貞无咎。不寧方來,後夫凶。

 

《彖》曰:,吉也;,輔也下順從也。原筮元永貞无咎,以剛中也。不寧方來,上下應也。後夫凶,其道窮也。

 

《象》曰:地上有水,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終來有他吉。

《象》曰:之初六,有它吉也。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象》曰: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六四:外比之,貞吉。

《象》曰:外比於賢,以從上也。

 

九五:顯比,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象》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終也。

 

 

小畜第九

 

小畜 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健而巽,剛中而志行,乃亨。密雲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

《象》曰:復自道,其義吉也。

 

九二:牽復,吉。

《象》曰:牽復在中,亦不自失也。

 

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

《象》曰:有孚攣如,不獨富也。

 

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凶。

《象》曰:既雨既處,德積載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第十

 

 履虎尾,不咥人亨。

《彖》曰:,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武人為于大君。

《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之凶,位不當也。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象》曰:「愬愬終吉」,志行也。

 

九五:夬履,貞厲。

《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第十一

 

 小往大來,吉亨。

 

《彖》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初九:拔茅茹以其彙,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復艱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復,天地際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願也。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象》曰:城復于隍,其命亂也

 

第十二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象》曰:天地不交,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初六:拔茅茹以其彙,貞吉亨。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九四:有命无咎,疇離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同人第十三

 

同人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初九:同人于門,无咎。

《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象》曰:伏戎于莽,敵剛也﹔三歲不興,安行也。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義弗克也其吉,則困而反則也。

 

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師相遇,言相克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大有第十四

 

大有 元亨。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初九:无交害匪咎,艱則无咎。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往无咎。

《象》曰: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九四:匪其彭无咎。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辯晢也。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發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備也。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第十五

 

 

 君子有終。

 

《彖》曰:,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象》曰:地中有山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六二:鳴謙,貞吉。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六四:无不利,撝謙。

《象》曰:无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