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瑛《戈壁日出》赏析[R]

(2017-05-11 13:46:28)
标签:

当代诗歌

戈壁滩

日出

分类: 中国当代文学

    《戈壁日出》作于1961年8月,是一首寄景抒情诗1969年夏秋诗人赴西北边防采访盐甘肃玉门敦煌到达新疆伊犁地区塞外人民的新生活与瑰奇的自然风光,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一路上写了不少诗歌,《戈壁日出》是其中的代表作。

李瑛《戈壁日出》赏析[R]

     一、诗歌原文

戈壁日出

 

当尖峭冷风遁去,

荒原便沉淀下无垠的戈壁;

我们在拂晓骑马远行,

多渴望一点颜色,一点温煦。

 

忽然地平线上喷出一道云霞,

淡青、橙黄、桔红、[gàn]  红青,微带红的黑色。) 

像褐色的荒[qì] 沙漠。不生草木的沙石地。)滩头

萎弃一片雉鸡的翎羽。

 

太阳醒来了——

它双手支撑大地,昂然站起,

窥视一眼凝固的大海,

便拉长了我们的影子。

 

我们匆匆地策马前行,

迎着壮丽的一轮旭日,

哈,仿佛只需再走几步,

就要撞进它的怀里。

 

忽然,它好像暴怒起来,

一下子从马头前跳上我们的背脊,

接着便抛出一把火给冰冷的荒滩,

然后又投出十万金矢……

 

于是,一片燥热的尘烟,

顿时便从戈壁上腾起,

干旱熏烤得人喘马嘶,

几小时我们便经历了四季。

 

从哪里飞来一片歌声,

雄浑得撼动戈壁?

我们的勘测队员正迎向前来,

在这里,我看见了人民意志的美丽!

 

1061.8

(选自《李 [yīng],像玉的美石。)诗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诗歌赏析】

   《戈壁日出》作于1961年8月,是一首寄景抒情诗,共七节,每节四行。第一节写日出前对日出的期盼;第二节写日出前的渲染;第三四节写日出的景象;第五六节写日出后气象的突变;第七节雪飞来了的勘探队员的歌声

   这首宋诗有以下几个特点:作者抓住了沙漠和沙漠地带的气候特点,通过对这些特征的独特感受,把人们吸引到一个壮美奇妙的意境之中,用战士的眼光观察戈壁日出,用战士的情怀去感受生活。策马前行,感悟新颖,表现轻巧,以小见大,柔中有刚。通过细致的观察,经过揣摩和联想,呈现出戈壁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诗情画意。

   色彩鲜明,语言精炼准确“太阳醒来——他双手支撑大地昂然站立”,比喻新奇,形象鲜明。

   每节四行,大致整齐押韵,有具体的描述与铺垫,诗的结尾进入哲理升华。“从哪里飞来一片歌声,/雄浑的撼动隔壁——/我们的勘测队员正迎向前来,/在这里,我看见了人民意志的美丽。

     李瑛曾用战士彩笔书写战士感情,写出不少精彩的抒情短章。无论是写戈壁滩上巡逻的骑兵,还是写边防前线静静的哨所和随舰出访的海军战士,都给我们留下人民战士飒爽英武的身影。盎然的诗意与革命战士的豪情互相渗透,显得优美动人,让人读后感到既有教育意义,又有美学价值

     全诗结尾更加出人意料:外从哪里飞来一片歌声,雄浑得撼动戈壁——我们的勘测队员正迎向前来,在这里,我看见了人民意志的美丽!将诗篇引向一个更为高远的意境

     隔壁日出的自然景象固然很美,策马前行的骑兵战士与踏歌而来的勘测队员更足以显示人民意志的美丽。诗作意境超脱,别具匠心。

     

                  艺术赏析

                  以瑰奇壮丽的日出景象烘托出征服大自然的人民意志的美丽成功的太阳形象的塑造是这首诗最大的特点。

    诗歌描绘了从旭日初升到烈日当空这一段自然形成中的太阳,展现了一个强烈的粗犷的甚至狂暴的具有特殊的壮美的太阳形象。它是一个强大恣肆,变化无穷的造物者,这一造物者的形象是通过诗人敏锐的感觉和切身的体验感受得出的。在对太阳所带来的沙漠气候变化的体验中,诗人展开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想象,创造了戈壁日出壮美的意境。

    诗人的想象,有自然空间的想象。如诗人迎着旭日仿佛需再走几步,/就要钻进他的怀里;也有时间的想象,如戈壁的太阳忽然,他好像暴怒起来,/一下子从马头前跳上我们的背脊;还有视觉的想象,听觉的想象,色彩的想象等等。

    在壮美的戈壁日出景象中,勘测队员们策马前行,意气奋发,衬托出新时代建设者们的豪情和崇高。

 

    独特写法

    看日出壮观历来是作家们感兴趣的题目。在他们的笔下或登高山,或临海滨,或在平原日出的不同情景,无不穷尽形态,各极其妙。难落笔的,在隔壁日出中,诗人却绘声绘色的描写了戈壁日出的新奇独特的景象,并借景抒情了最新最美的时代之情。令人向往,也发人情思。描绘日出的诗文不胜枚举,怎样才能不落前人窠臼而翻出新意呢?

    李瑛显然自出机抒,他以战士的情怀观赏、描绘戈壁日出,得以发人之所未发,从而歌颂祖国瑰丽的山川和战士崇高的心灵。

    歌德谈话录中有句名言:把握和描绘特殊的东西是艺术的真正生命。

    诗人抓住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并从骑兵战士的独特感受出发,写出有别于山顶、海上、空中观赏日出的奇异景象。

 

  【作者简介】 

  李瑛 (1926-),河北丰润人。中共党员,中国当代著名诗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在校读书期间,从事中共地下工作并入党。1949年参军,历任第四野战军南下新闻队队长、总政文化部秘书,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总编辑、社长,总政文化部部长等职。中国作协第三、四、五届理事,第四、五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第五、六届委员及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国际友人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笔会中国中心理事等。1989年中央军委授予胜利功勋荣誉章。现为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荣誉委员,中日友好协会理事等。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短诗集和诗论集54部。《在燃烧的战场》获首届解放军文艺奖一等奖,《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获全国首届优秀诗集奖一等奖,《春的笑容》获全国第二届优秀诗集奖,《生命是一片叶子》获首届鲁迅文学奖,长诗《我的中国》获“五个一”工程奖暨全国优秀图书奖,另有多部长诗和组诗获多种奖项。2003年第八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授予“中国当代诗魂”金奖。曾先后出访过亚非拉欧美等国家。诗集和组诗被译为多种外文在国外发表和出版。

 

编辑整理:姜一柔

资料来源:百度文库

诗歌来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二版)》(朱栋霖主编·第四卷)

图片来源:绿野户外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