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闻捷《婚礼》浅析[R]

(2017-05-09 20:22:09)
标签:

当代诗歌

少数民族

爱情

分类: 中国当代文学

 

     《婚礼》是当代诗人闻捷,于195211月草创于乌鲁木齐的,一首表现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爱情的“生活的赞歌。”在《婚礼》中,诗人突出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妇在人们闹过洞房后脸对脸坐下时,内心的无比喜悦和激动。从平等互爱的情景描写、深入细腻的心理刻画中,我们可以通过时代和风俗的变迁,看到人们思想上的变化,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闻捷《婚礼》浅析[R]

     一、诗歌原文

婚礼

 

在吐拉汗家里

春风吹过了玉门关,

缓缓来到吐鲁番

杏花桃花都绽放了,

苹果的花苞半起脸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

房外是春天,房里也是春天

地毯上围坐那么多姑娘,

就像鲜花开满小花园

 

互助组长衣襟上插朵小黄花,

来迎娶他的互助组组员

白胡子长者举起注满盐水的小杯,

祝福新人的共同生活美满。

 

长者问你愿嫁玉素甫吗?

他说正合我的心愿

长者问你愿娶吐拉汗吗?

他说早就盼望这一天

 

什么鸟飞进这座小花园?

喧闹的声音在房顶回旋

你们一点儿也不害羞啊

回答的那么干脆那么自然

 

小弟弟吐一吐舌头说

去年收葡萄的时候啊,

他每天黄昏来到我家葡萄园,

说是来检查组员的生产......

 

大妹妹扑哧笑了,抢着说

从那时候起,他们背着妈妈,

把方才回答的话不知说过多少遍,

还怕我和弟弟偷偷听见

 

在路上

 

唱着赞美的歌,

在蔚蓝的天空飞旋

参天杨在春风里鼓掌,

花瓣洒落在人们两肩。

 

乐队客人拧成一个花环,

两朵牡丹盛开在花环中间

天山雪水都没有变样,

为什么新人看来这么新鲜?

 

走到一个岔路口,

吐啦汗瞅了他一眼

在这儿你第一次拉我的手,

我去祝贺你成了青年团员

 

走到一条水渠边,

玉素幸福的笑了

在这儿我第一次吻你的脸,

那是你从识字班毕业的夜晚

 

调皮的客人怪声喊叫

新人的眼睛正把大家抱怨——

中午的太阳就要落山,

你们为什么走得这样慢?

 

姑娘们扯开裙子飞快旋转,

小伙子把鼓点送上他们脚尖

一阵欢乐的风

把人们吹到玉树门前。

 

在玉树浦家里

 

茶壶倒了

茶杯翻了

果盘子空了,

烟盒子干了

 

姑娘们嬉笑着走了,

小伙子喧闹着散了,

灯捻出花来了,

新人脸对脸坐下了

 

他说我可要按照风俗

狠狠的打你一拳......

他的手没有落上他的背,

而在轻轻抚着她的发辫

 

他说那你也该伸出脚,

让我按照风俗脱去皮靴

他的手没有去碰她的腿,

而是把他的双手紧紧拉着……

 

四只眼这么看着

两颗心这么跳着,

他们从小一块儿长大,

为什么好像今天才认得?

 

四只手这么拉着

两张嘴这么

他们说了些什么,

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懂得

 

195211月草乌鲁木齐

195549日修改于北京

自《闻捷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诗歌赏析】

   《婚礼》是闻捷“记载下各族人民生活的变迁”的生活牧歌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它具有那一年代的颂歌格调,但却有着真切朴实的生活气息。诗人创造了柔和、轻快、明朗的牧歌风格,通过提炼单纯而又明朗的艺术形象和生活情节,抒发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地方风情和精神生活。

   它从少数民族生活中取材,酿制出清新优美的诗篇。尤其是其中直接表现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诗,紧扣少数民族特有的风土人情来刻画男女间倾慕、追求、等待、表白等爱情生活情趣,别开生面,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这些爱情诗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即在构思中把爱情同创造新生活的劳动相结合,主题仍是生活的赞歌

 

   【作者简介】

   闻捷(1923~1971),原名赵文节,曾用名巫之禄,现代诗人。江苏丹徒人。历任新华通讯社西北总社采访部主任、新疆分社社长,中国作协第二届理事、兰州分会副主席。闻捷的创作主要以诗歌为主,主要作品有:《祖国!光辉的十月》(195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生活的赞歌》(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河西走廊行》(195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以及诗集《天山牧歌》、《生活的赞歌》,长诗《复仇的火焰》

 

编辑整理:姜一柔

资料来源:百度文库、《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主编·下册)

小说来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二版)》(朱栋霖主编·第四卷)

图片来源:婚礼图库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