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姜一柔的博客
姜一柔的博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371
  • 关注人气: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邵燕祥《中国的道路呼唤着汽车》浅析[R]

(2017-05-09 17:17:19)
标签:

当代诗歌

汽车

道路

分类: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的道路呼唤着汽车》是当代诗人邵燕祥反映建国初期,国内搞经济建设的一首现代诗。全诗视野开阔,描写广泛,感情真挚,用非常热烈和饱满的笔调表达了对祖国工业化建设的深深向往、热情讴歌和极力赞美之情。

邵燕祥《中国的道路呼唤着汽车》浅析[R]

   一、诗歌原文

中国的道路呼唤着汽车

 

   你可知道祖国的辽阔?

  你可曾用脚量过道路?

  

  你数没数过中国有多少条道路――

  穿行高山,横渡大河,

  联结着千家村庄和万家灯火的城市,

  联结着车站和码头,

  联结着工厂、仓库、合作社,

  绕过牧民的帐篷、农民的门口,

  又从你脚下伸过;

  

  你可认得这些道路――

  像树干生出枝

  像胳膊挽着胳膊,

  像头发,像蛛网,

  交织在山谷,在平原,

  在又像山谷又像平原的高原上;

  

  在那穷年累月没见过好车马的山野,

  你可看见有一条新的道路通过――

  它驮着农具、肥料和纸张,

  还有粮食、棉麻、甜菜和山货;

  

  在那环海的公路旁边,

  海浪泼溅着陡峭的岩岸;

  你可看见海防的战士

  等待着粮 [mò]喂牲口)和子弹!

  

  你可曾走过这些道路?

  你可曾听到道路在呼唤?

  它们都通到第一汽车制造厂,

  对我们建设者大声地说

  ――我们需要汽车!

  

  我们满怀着热情,

  大声地告诉负重的道路:

  ――我们要让中国用自己的汽车走路,

  我们要把中国架上汽车,

  开足马力,掌稳方向盘,

  一日千里、一日千里地飞奔……

  195485日  

  选自《献给历史的情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诗歌赏析】

   邵燕祥在新时期前十年,以喷薄的诗情相继出版了《在远方》《献给历史的情歌》《含笑向七十年代告别》《如花怒放》《邵燕祥抒情长诗选》等诗集,他以“朱墨金粉作山水”,描绘新时代风貌,又融入自己的心理图像,许多精妙短章,既有淡淡的忧思,又有振奋的情绪,色调既有阴郁,又有明丽,给人以多重美的熏染和关于人生的多角度启迪。张同吾

   【作者简介】

   邵燕祥(1933-),浙江萧山人。当代诗人。1948年北平中法大学肄业。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诗刊》副主编,现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名誉委员。出版诗文集七十余部。诗集《在远方》、《迟开的花》分获第一、二届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杂文集《忧乐百篇》、《邵燕祥随笔》分获第一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一届鲁迅文学奖。

 

编辑整理:姜一柔

资料来源:中国论文网、中国作家网、百度百科

小说来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二版)》(朱栋霖主编·第四卷)

图片来源:体察网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