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穆木天《泪滴》解读[R]

(2016-12-16 18:37:53)
标签:

穆木天

现代诗歌

解读

摘编

分类: 中国近现代文学

     由于家境衰落爱情的失望使穆木天创作了《旅心》诗集,在作者创作的过程之中,作者一度地沉浸于对西方重要的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维尔伦等人的诗歌创作之中,可以说,正是由于对西方象征主义的追求,才使得诗人的作品具有了某些象征主义的特色。                                                                                              

      孙玉石曾经认为“穆木天得到法国象征派诗人拉弗格的启示,十分注意追求诗歌的音乐美,追求用富于律动感的语言,表现诗人内心对于外界声音、光亮、运动所获得的交感和印象。 

 

泪滴

 

我听见你的真珠的泪滴

滴滴在你的蔷薇色的颊上

在萧萧的白杨的银色荫里

周围罩着薄薄的朦胧的月光

 

 

我听见你的水晶的泪滴

滴滴在你的鹅白的绢上

滤在徐徐的吹过的夜风

对着射出湖面的光芒

 

 

我听你的白露的泪滴

滴滴在绿绒般的草茵

你的象牙雕成的两只素足

在灰绿色上映着黑沉沉的阴晕

 

 

我听见有深谷的杜鹃细啭

我听见湖中的芦苇低语

我听见有草虫鸣唧唧

但他们都是为你这几点泪滴

妹妹 你的泪滴苦如黄芹

妹妹 你的泪滴甜如甘蜜

你的泪滴是最美的新酒

妹妹 我最爱吃

 

 

湖水旁边

朦胧月里

白杨荫下

我听见了世上最美的伊的泪滴

 

 

二四,一〇,一一,飞鸟山寓。

(选自《旅心》,创造社出版部1927年版)


穆木天《泪滴》解读[R]
 

赏析

    

       穆木天是中国早期诗歌创作人之一,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有着对于象征主义诗歌理论的自觉接受。虽然从时间上说他不是最早的象征主义诗学观念的传播者和创作者,但是相对于李金发等人,他对于象征主义诗学的接受明显的具有理性色彩和民族本位意识。  

 

       孙玉石曾经认为“穆木天得到法国象征派诗人拉弗格的启示,十分注意追求诗歌的音乐美,追求用富于律动感的语言,表现诗人内心对于外界声音、光亮、运动所获得的交感和印象。

 

    下面我们就从诗歌的音乐美来研究穆木天诗歌创作中的象征主义特征。

  

  象征主义诗歌理论主张诗歌的音乐美,著名的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曾经认为“那超然而恢宏的神喻从上天君临,它昭示我们借用管弦乐来完成使文字成为唯一的音乐形式的夙愿。”而正是在这样的主张之下,穆木天也主张诗歌是纯粹的诗歌,他认为诗歌就是诗歌,不应与散文等同,他要求的是纯粹的诗歌的世界。

 

  他曾经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这样说道“我们要求的诗是数学的而又音乐的东西。”在他的《旅心》集中,对于音乐美的追求很是明显。他十分的注重用叠字叠句来表现诗歌中的音乐美。以他的《泪滴》为例,“我听见你的珍珠的泪滴\滴滴在你的蔷薇色的颊上\在萧萧的白杨的银色荫里\周围照着薄薄的朦胧的月光\我听见你的水晶的泪滴\滴滴在你的鹅白的绢上\滤在徐徐的吹过的夜风\对着射出湖面的光芒\我听见你白露的泪滴\滴滴在绿绒般的草荫\你的象牙雕成的两只素足\在灰绿上映着黑沉沉的阴晕\我听见有深谷的杜鹃细呦\我听见湖中的芦苇低语\我听见有草虫鸣唧唧但他们都是为你这几滴泪滴\”。

 

穆木天《泪滴》解读[R]

  这是诗歌的前四段,在这几段之中,我们能看到他的对称,也很有古诗的意味,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歌曲的味道。泪滴富于了美丽的珍珠,泪滴成了美丽的水晶,成了纯洁的白露,再加上美丽的蔷薇色、银色的白扬荫、朦胧的月光、鹅白的绢、徐徐的夜风、绿色的草、象牙的素足以及各种虫鸣声,让人更加清晰的看到了一幅忧郁的图景。而其中叠字叠句的运用,也让人感到了一首动人的歌曲的上演。

 

  通过对于这首作品的品读,我们感受到了穆木天诗歌中其中的一个象征主义特征――诗歌的音乐美。作品中音乐性的产生,其中叠字叠句的运用就是这样律动的语言形成的重要原因。在《水声》中,“我们要找水声到鱼人的网眼\我们要找水声到山间的泉源\我们要找水声到海口的沙滩\我们要找水声到那里的江湾\妹妹,水声是否歌唱在你的眼尖\妹妹,水声是否歌唱在你的胸膛\妹妹,水声是否歌唱在你的发梢\妹妹,水声是否歌唱在你的鬓旁。”

 

  这些叠字叠句的运用,使得诗歌拥有了富于律动的语言,可以说这是对于象征主义诗歌的一大发展与创新,正是有了这样律动的语言,才让人读后觉得非常的上口。

 

整理:一柔

来源:摘编自轩辕文献网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