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一确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医生就给开激素药?

(2022-03-22 09:55:34)
标签:

血小板减少症激素治疗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血液病医院

郝其军郝院长

升血小板胶囊

分类: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许多辗转我院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们总会问:“为什么一确诊血小板减少症,当地医生就开了激素药物?”想必诸多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都有过相似的治疗经历。临床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多用到激素,激素可以说是治疗ITP的“先锋战队”。下面就带大家深入了解激素。
 为什么一确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医生就给开激素药?

  
  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原理
  对于血小板减少症,西医一般采取激素治疗,首选则是糖皮质激素。口服泼尼松是常用的激素药物之一,当病情严重的时候用等效量的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静脉滴注,病情好转之后可以换口服。因激素可以有效提升血小板数值,故作为一线治疗,其作用原理为:
  1.激素可使毛细血管脆性减低,减轻出血症状。
  2.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和破坏附有抗体的血小板。
  3.抑制血小板抗体的形成。

  重要提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早期应用大量激素后,出血现象可较快好转,但大部分的ITP患者都反映到,激素治疗对于疾病犹如“昙花一现”。
  
为什么一确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医生就给开激素药?

  
  一旦停用激素病情易反复,且长期依赖激素毒副作用显著!
  激素一旦停用病情极易反复,血小板逐渐下降至原来水平,并且激素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会同时出现一些副作用,特别是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激素会出现很多副作用:

  1.激素治疗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力,导致患者不能抵抗外来的病原菌,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并可能加重已存在感染或使体内感染潜在病灶扩散。
  2.长期应用激素,可使蛋白质、脂肪、钙、钾代谢异常、血糖、血压升高,导致代谢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毛、痤疮、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低血钾、骨质疏松。
  3.激素可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健康。
  4.激素可引起饮食增加、易激动、失眠、个别人可诱发精神病,偶尔可诱发癫痫。
  5.激素有可能会引起一些眼部疾病,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
  
为什么一确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医生就给开激素药?

  
  重要提醒:使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注意事项
  1.以上是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利弊。激素对血小板减少症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使病情得到缓解,但治疗效果十分局限,易反复且副作用不容忽视。
  2.服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是不能突然停药或增减药量的,尤其是长期用激素的患者,如果减量过快或者是突然停药,会导致病情的复发或加重,还会引起诸多不良反应。
  3.临床上对于运用激素药物治疗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定,不可大剂量以及长期地服用,当副作用高于疾病治疗的效果,将会对患者带来双重伤害,效果不佳或多次反复建议及时更换治疗方案。同时,专家提醒,血小板减少症也可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缓解副作用,巩固治疗效果。
 
为什么一确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医生就给开激素药?

  
  血液病专家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更有效!
  针对西医激素、丙球输注、艾曲波帕等药物副作用显著、易反复及中医起效较慢等短板,临床多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ITP,对于出血严重、血小板严重低下者以西医激素等药物紧急冲击治疗,同时联合使用中医药辩证施治,增效减毒、调节与修复患者机体免疫力,抑制血小板抗体生成、减少血小板破坏,达到益气养阴、益髓升板的目的,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效果稳定持久不易复发,特别适合久治不愈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经验参考
  陕西省血液病防治研究所附属医院近40年中医主导、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治疗ITP以郝其军郝院长研发的国药升血小板胶囊、复方皂矾丸,院内制剂骨髓重健胶囊配合院内升血小板1-4号汤剂加减辩证治疗,单人单方,西医做支持治疗。
  图片
  我想详细了解血小板减少治疗方案?我可以用升血小板1-4号汤剂吗?骨髓重健胶囊适合血小板减少治疗吗?根据病情如何选方用药?如何远程会诊?如何预约郝其军院长?……


还有不明白的吗?血血液病患者朋友遇到任何血液病疾病问题与困惑,都可以拨打血液病咨询热线029-81109030或者添加下方二维码免费一对一咨询问诊,希望我们的一点建议能帮助到你们!


    本文来自公众号 cnhaoqijun
为什么一确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医生就给开激素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