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养生守装三气”对血液病患者很重要!

标签:
血液病白露养生陕西省血研所 |
分类: 血液病相关 |
2019年9月8日
农历八月初十
白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天的第3个节气。白露代表着暑热的结束,此时,秋意渐深、露重湿衣、天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养生的重点在于为过冬做好身体的储备。陕西省血研所温馨提示:白露养生,守住“三气”,对血液病患者尤为重要。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
二候,玄鸟归。玄鸟是燕子,春分而来,秋分而去。
三候,群鸟养羞。“羞”同“馐”,是美食。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
白露养生,如何守住“三气”?
补肾气
白露过后,天气转凉,有些人会出现手脚冰冷、畏寒、尿频、乏力等症状,这中医认为是肾气虚弱的表现。肾气的强弱与人体免疫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补养肾气,不仅能增强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而且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腰为肾之府,肾以温为补。”补肾气方法简言之为:一泡、两搓。
泡脚——坚持晚上用温水泡脚15-30分钟,水没过脚踝(足部的涌泉穴和太溪穴都是足少阳肾经的要穴),泡到身体微微出汗最好;
搓耳朵:肾开窍于耳,耳朵上有密集的反射区,常搓一搓可以起到养肾、补肾的功效。搓耳的方法有两种,可以两手握空拳,用拇指和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也可以经常按摩拿捏耳朵各个部位。
揉腰部:腰为肾之府,揉搓腰部,尤其是腰眼,可以壮腰补肾。
保阳气
都说春捂秋冻,而到了白露就差不多不要继续冻了。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开始转向收敛、避藏,要注意保护阳气,一些生活细节需要调整。
保暖:俗语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就是在提醒我们,白露过后,不能再像夏天一样赤膊露身了,不露脚、不露脐、不露肩,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睡卧不可贪凉,凉席是必须要撤掉了,盖住肚子护肾气。
早睡早起:《黄帝内经》记载:“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白露节气起居应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可防止收敛太多。
多晒太阳:每天中午,背对太阳晒15--20分钟,对保护阳气,改善阳虚症状有帮助。
润肺气
中医认为“燥易伤肺”,这个“肺”不仅指肺脏,还包括了整个呼吸道系统。白露天气仍旧属燥,易耗伤津液,导致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有鼻炎、哮喘、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也很容易复发。
秋季养生要润肺化燥,养好肺的肃降、渲泄的功能,滋润肺气。日常生活中具体主注意事项如下:
心情舒畅,“悲秋易伤肺”
通过按摩鼻翼两侧和迎香穴来补养肺气。
多食用白色食物,能入肺、润肺、滋阴、生津,比如银耳、梨子、百合、龙眼、山药、莲子、芝麻等等。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没了暑夏的烦热,更是个保养身体的好时候,血液病患者一定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