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讲的“血虚”和贫血有什么区别?

标签:
血虚贫血 |
分类: 血液病相关 |
中医里分析病情往往会提早“血虚的”的字眼,血虚与贫血是一个意思嘛?看似都跟血液相关的两个词,其实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医所讲的“血虚”和贫血有什么区别?
了解下血虚、贫血的概念
1、血虚
中医所说的血虚,是指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把收集到的症状加以辨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体内阴血亏损的病理现象,表现为血过多或久病阴血虚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是形成血虚的一个因素。
血虚的症状:面色微黄惨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脉虚细,肢体麻木,筋脉拘挛,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由于女性月经失血的缘故,血虚体质多在女性身上出现。
2、贫血
贫血的主要原因包括骨髓造血功能的障碍,造血物质的缺乏或者是本身造血物质利用障碍和遗传方面的因素导致的贫血现象。同时,贫血也是指外周血中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相应减少,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还可能是其他疾病导致的重要临床表现。而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贫血原因,以便循因治疗。
贫血的症状:乏力心慌,皮肤苍白,气急或呼吸困难,病人会伴有头晕,耳鸣,头痛,眼花,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嗜睡,晕厥等症状。
血虚和贫血有什么区别?
中医学中没有“贫血”这一说法,且血虚的人并不一定贫血,但可以表现出类似贫血的症状,但这些症状并非只有贫血才会出现,其他疾病也会出现。因此,血虚的人验血不一定会贫血。
反过来,贫血的患者中医辨证也不一定是血虚,患者可以属于气血两虚、心脾两虚、脾气虚弱、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个别贫血患者还属于血热或血瘀。但有一类贫血患者(主要是某些失血性贫血患者)的辨证就是血虚。
所以,血虚的人切不可盲目“补血”,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后一篇:是谁“偷”走了你的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