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0例疗效分析

(2017-05-05 14:07:50)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升血小板胶囊

itp

陕西血液病研究所

分类: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来源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以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病。临床以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为主。但因肾上腺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副作用大。丙种球蛋白价格昂贵,部分家庭经济上难以承受。故我院采用陕西血液病研究所研发、陕西郝其军制药生产的复方纯中药制剂“升血小板胶囊”治疗ITP患者5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0例疗效分析

  病例资料
  治疗组:病例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8月~16岁,中位年龄7岁。
  5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住院及门诊随诊的ITP患儿,所有病例均根据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确诊。其中急性型ITP26例,慢性型16例,复发型8例,这当中14例属难治型ITP,占28%。16例为初治患儿,34例曾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
  对照组:病例24例。24例同期诊断的ITP患儿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1岁半~14岁,中位年龄6.5岁。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应用氨肽素、芦丁、维生素C等治疗的基础上,将治疗组50例ITP患儿随机分为3组进行疗效观察:
  1、组Ⅰ:单用升血小板胶囊。
  2、组Ⅱ: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5天强的松1~2mg/(kg.d)治疗的同时口服升血小板胶囊。
  3、组Ⅲ:口服升血小板胶囊的同时应用强的松1~2mg /(kg.d)治疗。
  升血小板胶囊服用方法:每次2~4粒,每日3次,疗程6~24周。
  对照组:强的松1~2mg/(kg.d)口服治疗。
  观察指标
       每天记录出血情况,监测血常规每周两次,治疗前后各查肝肾功能一次。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 血小板恢复正常(≥100×109/L),无出血症状。
  2、良效 血小板升至50×109/L或较原水平上升30×109/L以上,无或基本无出血症状持。
  3、进步 血小板有所上升,出血症状改善。
  4、无效 血小板计数及出血症状无改善或恶化。
  治疗结果
  出血情况:除治疗无效1例外,均于用药3天~2周内出血症状减轻至消失。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分析表
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0例疗效分析
  总疗效:50例ITP患儿显效36例,良效9例,进步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24例ITP患者总有效率71%,两组疗效存在显著型差异(P值<0.05)。见表1。

  表2  各型ITP患儿疗效分析表
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0例疗效分析
  各型ITP的疗效由表2可见,急性ITP疗效最佳,复发型次之,慢性型及难治型较差。

  表3  三组疗效比较
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0例疗效分析
  由表3可见,三组疗效比较:组Ⅰ有效率100%,组Ⅱ有效率87%,组Ⅲ有效率90%。

  表4   各组治疗后检验参数的比较
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0例疗效分析
  从表4可见组Ⅱ(丙种球蛋白+强的松+升血小板胶囊)治疗ITP后血小板50×10^9/L、100×10^9/L、达到峰值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的峰值时间均优于其他组。组Ⅲ(强的松+升血小板胶囊组)优于对照组(单用强的松治疗);组Ⅰ(单用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组)达到各项指标需时间较长,但疗效肯定。
  不良反应:在整个治疗观察中,未见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正常。

  关于升血小板胶囊的讨论
  ITP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80%为急性型ITP,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好,不易复发,而约20%的病人转为慢性ITP,对激素欠敏感或依赖而属难治型成为临床医师探索的难题,故积极寻找疗效好、副作用效的疗效方法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而升小板胶囊为纯中药制剂,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良好的选择,且比较容易为医生、患者所接受。在这次临床观察中我们有如下体会:
  1、单用升血小板胶囊素需时间长,但疗效肯定,复发率低。
  2、因儿童ITP往往起病急,出血症状重,血小板呈急重度减低,单独使用升血小板胶囊起效慢,可能延误病情,而应用丙种球蛋白和/或激素加升血小板胶囊联合治疗疗效好,既可使血小板迅速上升防止严重出血,又可减少因停用丙种球蛋白及激素减量所致的波动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激素减量过程较顺利,使激素疗程缩短,减轻了激素的副反应,故联合用药可取长补短,取得更好疗效。本组观察中组Ⅱ(丙种球蛋白+强的松+升血小板胶囊)反而较组Ⅰ(但用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组)、组Ⅲ(强的松+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低,可能与各组观察例数少有关。
  3、升血小板胶囊出现疗效需要较长时间,应坚持长周期治疗,可使病情缓解或治愈本组病例中部分难治型ITP往往随着停用丙种球蛋白或激素减量而出现病情反复,经坚持长期服用升血小板胶囊而使激素得以减量,血小板有所上升甚至达到正常。

  升血小板胶囊有升高血小板数量,提高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加血管抗力,减轻出血症状,调节免疫机制,减少抗体产生等药理作用,在我院的临床观察中取得良好的疗效,未发现肝肾毒副作用和其他不良反应,是治疗ITP安全有效的药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