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我的鼻子突然出现出血症状,断断续续有50多天时间都是这样,量不多,但是必须填塞才能止血,同时牙龈出血,皮肤有出血点,渐感头晕,乏力,在我们当地医院查血细胞减少,经骨髓检查后诊断为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后转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液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再次骨髓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我先后用复方皂矾丸,司坦唑醇,叶酸和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病情好转,出血症状减轻,最后是病友介绍来到陕西省血液病研究所附院。
http://89363636.com/uploads/allimg/c170303/14X52D5624950-Q1U.jpg
来院后郝其军院长和叶民刚教授对我的病例进行了分析,本病发病时间仅为50天,但临床表现并不严重,没有发生严重感染、贫血。虽为急性再障但属轻型,发病时血象Hb:42g/L,WBC:3.0x10^9/L,PLT:18x10^9/L,来我院门诊血象Hb:70g/L,WBC:2.9x10^9/L,PLT:22x10^9/L,Ret:0.8%。来院前当地医院曾怀疑为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经骨髓涂片检查是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髓象,未见病态造血现象,故还是考虑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之诊断。
由于我病情较轻故决定在门诊治疗。治疗方案:按我所已有方案,使用复方皂矾丸,再一再二汤加减,配用骨髓重健胶囊,并用司坦唑醇。从2006年1月12日开始治疗至同年3月15日,Hb:107g/L,WBC:4.6x10^9/L,PLT:101x10^9/L,至同年5月15日骨髓涂片检查有核细胞明显增生活跃,粒系、红系均明显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全片21个,血小板正常可见。2007年6月5日时,我做了骨髓涂片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2.66:1.00,粒红两系增生活跃,各阶段细胞形态比例大致正常,淋巴细胞比例正常占20%,全片见巨核细胞39个,血小板正常可见。骨髓检查诊断意见:大致正常骨髓象。按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证实本病例我的治疗效果挺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