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你谈恋爱
(2024-06-06 20:44:12)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安化五雅2108 |
老师教你谈恋爱
2023/9/7,周四班会
天下事论到极致,不外乎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不外乎男人女人的一个情字。
爱情,是古往今来文人骚客笔下最永恒的主题。从“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万有引力,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美好愿望;从“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穿越时空,到“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与“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的深切怀念……直至“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仰天长问!还有那些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永与七仙女,何等凄美动人!那些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帝王,并不是脑子进水,只因情到深处。可以说,从平民草根,到帝王将相,倘若没有一场深刻恋爱的人生,都不是完美的人生。可以说,除了爱情,没有哪一个话题能让一代又一代的墨客文人泼墨挥毫,写下那么多人间绝唱。
一、爱的特点:
排他、分享、付出
二、爱的季节:
上大学之后,到三十岁之前。恋爱太复杂,中小学阶段根本把握不了。
三、爱的理解:
问题是:恋爱不是搞军训,稍息立正齐步走,所以有个成语叫情不自禁。万一来早了怎么办?对此,我个人的观点是:真正的爱情不论早晚(不是所有的早恋都是胡闹,有的早恋也是有真情的),都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无需理由自然天成,是值得尊重的。人类一切美好的感情,都是值得尊重的。
人世间一切真正的爱情,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也是人人渴望的---不论是仙界还是凡间,不论是凡人还是仙人,都一样。
对“早恋”,我绝不提倡,但予以尊重。对“早死”,我当然反对,且坚决镇压,甚至不用德育处出手,老夫直接就秒杀了。
“早恋”还是“早死”,标准很简单,做到了就是早恋,做不到就是“早死”,就三条:
不能影响学习(男生数学要好,女生英语要棒,否则,你们拿什么爱);
不能伤风败俗(若想将她的左手放进你的右手,请先将你的校服脱下);
不能突破底线(此,系男攻女守,一旦突破,男生很快乐,女生很痛苦)。
归纳起来,就是不能把自己赔进去,一定要低调。不能婚没结成,倒将学业耽误了;不能其实还没怎么开始,舆论方面却已经满城风雨。
已经开始了的,不要吵架,吵架影响心情。还没有表白的,就不要急于表白,万一被拒绝,无异于世界末日。
法律保护女性,我也是,我想对女生说几句合乎传统但不合时宜的话:
不论社会开放到何等程度,女孩子的第一次永远是最珍贵的。随随便便地将自己交出去,结果一定会影响自己一辈子,这种影响包括心理与生理两个方面,是不可逆转无法挽回的。下面这句话,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揭露同类的真相,往往需要无私与勇气):有的(具体比例不详)男人并不是什么好东西,表面上很开放很大气说情话的时候山盟海誓天荒地老,骨子里却很传统很小气说拜拜的时候甚至懒得“挥一挥衣袖”真的“不带走一片云彩”。身为女人,要懂得保护自己。狐狸想吃葡萄,就让他日思夜想好了,千万别让他吃到,这种游戏的感觉犹如猫戏老鼠,其实很美妙!
自古红颜多薄命,但是,薄命的红颜,大多何尝又不是不甚自爱之辈呢。
周敦颐的《爱莲说》不仅仅提出了君子在污浊世间的处世标准,更给我们女孩子一条幸福生活的不变法则,那就是“女子当如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女子当如莲,可以远观,而不可以亵玩焉”。女孩子,可以让人爱,让人疼,甚至可以让人恨,但是,绝不能使人产生‘亵玩’的念头。来,闺女们,一起大声地宣读三遍我们的做人法则——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四、爱的起步:
找共同点,找兴趣点,问简单问题,会聊天,一起吃饭,一起爬山,一起拍照,一起流汗。
祝福诸君,在明天,都有一个完美的爱情----互补、重合。
五、爱的范例:
第一、风华绝代林徽因的完美之恋
有一次,梁思成外出做田野调查,待的时间长了些,一回来,林徽因痛苦地对梁思成说:“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梁思成极为震惊,连血液都凝固了。他内心颠簸,终夜苦思,一个劲儿地问自己:“徽因到底和谁在一起会比较幸福?”他虽然自知在文学、艺术上都有一定修养,但金岳霖那哲学家的头脑,是自己无论如何都比不了的。次日一早,他眼圈晕黑,决定把选择权交给妻子,乃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挑选金岳霖,我将祝你们永远幸福!”林将此语传给金听,在这千载难逢的良机面前,金弃权了:“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从此三人终生为友。金岳霖一直跟着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作邻居。
结婚后,梁思成曾经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你一次,以后也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回答说:“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回答你,你准备好听我说了吗?”
梁思成、林徽因和金岳霖的故事是对爱最好的诠释——
这种爱情,现在几乎是遥远而古典的童话了。
第二、最美男人唐玄奘的残缺之恋
女儿国,是唐僧的一道坎,唯有战胜儿女情长的男人,才能真正把自己归还于宗教(高考)。唐僧显然被女儿国国王的柔情打动,你看他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矫揉造作,都是慌乱指数为十的爱情。他总是要低着头,用念经来抵制世俗的极乐。
御花园。鸳鸯戏水,茂林修竹,阳光斑驳,清流直下。
活色生香的女王,含情脉脉,吹气如兰。
“御弟哥哥,不去取经行不行?”这里有乞求,有撒娇,还有含蓄的期待,伴随着眉眼盈盈处。
“为什么世间还有象我们这样的孤男寡女,不能成双成对?为什么御弟哥哥甘愿守孤灯伴古佛,单宿单飞呢?”略带哀怨的质问,却又柔情弥漫。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凡心大乱的唐僧,也只能用普渡众生的理想来搪塞姣花照水的那一个尤物。
女王幽怨地说:“既然御弟哥哥有如此情怀,那么眼前就有你要挽救的芸芸众生呀!”这个反问何其机智,何其有力。
沈从文说,美丽是愁人的。唐僧无言以对,无言以对,只得顾左右而言它。
晚上,应邀去王宫欣赏国宝,却进入了女王的寝宫。
红纱帐里,女王轻如梦呓:“御弟哥哥,那就请观赏国宝吧!”唐僧大惊失色,进退两难。伤心欲绝的女王柔声相问:“难道,在御弟哥哥眼里,我还算不得国宝吗?”
终于,多情的女王,坦白胸臆,愿以一国之王,托付终生,与心爱之人双栖双飞,只做鸳鸯不羡仙。奈何唐僧却说自己“尘念已绝,四大皆空”,但又不免心神大乱,大汗淋漓。
很多年之后,我还是认为,《西游记》中唐僧的刻板让人生厌。但女儿国中的唐僧却最为可爱,那种笨拙的掩饰,让人心酸。那应该是唐僧最华美的一刻,也是最悲壮的一刻。最美的男人不是在功成名就的辉煌时刻,而是在肝肠寸断的伤心之时。
唐僧最终选择了离开---千里迢迢去西天,取得真经济众生。他的爱是残缺的、惨烈的,也是完美的、如水的。这种残缺与惨烈,诠释了柔情如水并非女性的专利,成就了唐僧普渡众生的完美,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成就了一段穿越时空的西游传奇!
不妨听听歌曲《女儿情》
鸳鸯双栖蝶双飞
满园春色惹人醉
悄悄问圣僧
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
说什么王权富贵
怕什么戒律清规
只愿天长地久
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爱恋伊,爱恋伊
愿今生常相随常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