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峡猿声教案

(2012-10-24 15:13:41)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教案

授课内容: 1、基础知识学习。

           2、进入课文,思考问题。

           3、品味诗词典故。

教学目的:  1、了解三峡猿声

            2、学习猿声的意象在古诗词中的应用

            3、领悟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及措施:

   难点:古诗词中猿声的意象.通过每首诗词的赏析完成。

德育点:

      对环境的保护很重要,让幽幽猿声不再只存在于诗词的记忆里。

第一、   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

初中时我们学过郦道元的《三峡》我们记得长江三峡以险要著称。尤其是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深入人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峡猿声》是作者对三峡诗篇中描写“猿声”的感悟,对今天已听不到“猿声”的一种遗憾。

二、通读全文把握文章主旨、基本结构:

1、  基础知识了解:

王维洲:当代作家,著有散文集《千佛洞夜话》、诗集《可爱的时代》等。

淅淅沥沥(xi li)   啾啾jiu   凄怆chuang  迂曲 yu泠泠 ling

 

2、  文章主旨分析

本文由雨夜会议三峡之旅、重温古人诗章起笔,写到有关三峡猿声的诗歌及其之所以具有独特的悲愁之美的缘由,并对人类因大贪婪导致猿声绝迹而感到深深的愧疚。

 

3、  结构(构成递进关系)

⑴雨夜有感:雨夜的气氛有感于三峡的诗歌,在诗歌中发现“猿声”的意向多。

⑵三峡猿歌:摘录“猿声”的诗词,有感于古代渔人辛劳之苦,古代旅人的漂泊之苦。

⑶母猿哀子:深入猿啼表现悲情的由来——母猿哀子肝肠寸断。

⑷猿灵幽幽:今天已经听不到猿啼的三峡缘于“人类的贪婪”,作者对此深深愧疚。

三、研读全文诗词,体悟作者情怀

1、《巴东三峡渔者歌》

赏析:

长江三峡由于两岸夹山,江道纡曲,水势湍急,成为著名的险境。在古代的条件下,渔者或行人乘舟经过此地,都不能不临其境而提心吊胆,虽说“沉舟侧畔千帆过”,但毕竟要随时准备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内在的主观存在的心情。而外在的客观实境呢?除了眼见滩险山高之外,又偏偏此地多猿,猿声凄异其哀转之声,正好与人临于险境时之不安心声相“接火”,相“撞击”,于是在心灵的火花闪现时,就不能不产生惊惧之情,从而倍感凄楚,深味行路之难。此其第一层义。猿声如果偶尔有之倒也罢了,而偏此地多猿,猿声此起彼伏,又是“空谷传响”,回声相荡,由此及彼,至于“泠泠不绝”或“哀转久艳”。入耳者,竟是“两岸猿声啼不住”,声声敲击着舟行者的心。这就随之而更增加了凄楚,更加体味到行路之难。此其第二层义。猿鸣一声已是不忍听,两声则更不能忍,至于三声四声,声声不绝,此情此境,虽铁石之心,亦不能不为之泪沾裳矣,从而产生“怀士”之心,后悔何为而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涉险至此!两歌皆就猿声和人泪取象,既切其地的特点,又合行人、渔者之心境,融意于象,唱出此歌,而读者大透过其象而得求其意。歌不言三峡行路之险之难,和行人、渔者之悲凄心境,但其“意”已自在其中矣。两句十四字,文简而意丰,含蓄深婉,诗意隽永,诚难得之民歌佳作。

2、南北朝梁元帝萧绎《折杨柳》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敌人怀故乡。
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赏析:
把游子思念故乡的山水和故乡的人的情绪表达的真挚动人,古来月光总是让人想起故乡的,每一个做客他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白天的繁忙可以让你忘却很多的东西,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但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没有人可以背弃自己的心,故乡的风貌,故乡的人难免令人在心里泛起涟漪,尤其是在月明之夜,皓月当空,同是一轮月亮,只是千山万水的相隔,思乡的心可以乘着月色回去,人却是不能的,千里共婵娟确是一种美好的意境,但是里面的无可奈何除了远隔天涯的人,谁又能体会呢?古人往往将折柳当作别离相思的代称,柳是留的谐音,挽留惜别的情怀希望象柔情的柳丝一样绾结同心,任你天涯也是解不开的情结。
3. 
①“雷隆隆啊雨淋淋,猿凄凄啊彻夜鸣”————

(出自屈原 《九歌》(九)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後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曼曼。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閒。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廕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②  “猿声出峡断, 月彩落江寒“——————
(语出自:“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猿声出峡断, 月彩落江寒。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
③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语出自:《夜宿巫山 
   荆门秋水急,巫峡断云轻。 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

第三、四课时

练习:

•         ①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隋,崔信明

•          ② 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隋,崔仲方

•          ③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唐,高适

•          ④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唐,李白

•           ⑤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唐,杜甫

•          ⑥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唐,李贺

•          ⑦ 巫峡苍苍烟雨时,青猿啼在最高枝。————唐,刘禹锡

•          ⑧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唐,白居易

•         ⑨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宋,陆游

   从所引诗句中分别找出与下列类型的猿相对应的句子。

①     寒猿:——①————⑧———————————————————————

②        啼猿:————————⑥——⑦————————————————

③     催泪之猿:——⑤———③—————————————————————

④     泣月之猿:—②——⑨———————————————————————

⑤     入梦之猿:————④————————————————————————

书后练习:

一、1、令人“愁消闷解,享乐无穷”,发现“颇引人思索的东西”,写猿声的诗的内蕴是“可真是一件别有情味的事儿”。

2.  凄哀感人  反映了“漂泊之苦”,“寂寞幽长之苦”

3.为什么借助猿声能表现“愁苦之情”    因果关系。

4. 因人类使猿声绝迹二感到深深的愧疚。

二、见课时一、二

•         三.1.写这几天一直下雨,使得情景融合。“湿了我的心”与“闷极无聊”呼应,指翻阅有关三峡书的念头。

 

2.第一个:猿叫声

  第二个:写猿声的诗。

3.使动,使旅人的心悲哀。3、精读课文,揣摩语言。
(1)这雨,是我前日从三峡带回来的。至今不断。现在湿了,我的稿纸,湿了我的心。(旅途归来可以带土产、带纪念品,难道还能带回雨吗?雨水“湿了我的稿纸,湿了我的心”是什么意思?)
明确:第1问与下文“至今不断”呼应,指几天来雨一直下个不停,这样写,委婉、抒情,别具韵味。第2问:“湿了我的心”与下文“闷及无聊”呼应,指引起“我”翻阅有关三峡的诗书的念头,以至使“我”愁消闷解,享受无穷。
(2)譬如,我发现写“猿声”的诗可真多。而且这些猿声,竟千古不衰地表达了三峡中诗人们的旅怀。(句中加点的两个“猿声”寒意是否相同?)
明确:不相同,前者指猿的叫声,后者指猿声的诗句。)
(3)总之,这猿声是不断的,绵长的,日日夜夜地悲哀在旅人的心头的。(“悲哀在旅人的心头的”是不是病句,为什么?你能举例说明吗?)
明确:不是病句,而是继承了古汉语活用词语的传统,意思是使旅人在心头感到悲哀。
4.自由发言,指出你认为值得揣摩的句子,并说说你的体会。
三、小结  
本文由于也回忆三峡之游、重温古人诗章起笔,写到有关三峡猿声的诗歌及其之所以具有独特的悲秋之美的缘由,并对人类因大贪婪导致猿声绝迹而感到深深的愧疚。
四、了解本文写作特点。
1.从引述古诗、史料和传说中提炼、归纳出许多判断。
2.引用描写三峡猿声的诗句,加以画龙点睛式的评点、议论,使本文具有了融抒情、鉴赏、叙事、考据于一体的特点。
3.语言或直白、或含蓄,或典雅,或质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