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学报》2022年第3期论文摘要

(2022-04-12 16:29:29)
标签:

摘要

分类: 心理学论文
[1]冯文婷,徐瑗苹,黄海,汪涛.萌萌哒还是古灵精怪?奢侈品品牌可爱风格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J].心理学报,2022,(03):313-330.
摘要:奢侈品品牌热衷于使用可爱风格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本文以理想自我理论为基础,通过4个实验探索奢侈品品牌可爱风格类型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实验1表明奢侈品品牌的可爱风格(婴儿图式/古灵精怪)会显著地影响消费者的品牌偏好,验证了主效应的因果链模型。实验2进一步明确了主效应的边界,结果表明品牌可爱风格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只在奢侈品品牌的情境下才存在。实验3探索了自我监控水平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发现对于低自我监控的个体,奢侈品品牌的可爱风格难以有效地影响品牌偏好。实验4分析了个体发展阶段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对于成年期个体,古灵精怪可爱风格比婴儿图式可爱风格更能提高个体的奢侈品品牌偏好,对于童年期个体,婴儿图式可爱风格比古灵精怪可爱风格更易获得青睐。

[2]崔丽莹,卜炜玮,高权丽,吴琴,黄瑶,韩宪国,罗俊龙.歧视知觉对初中生的合作倾向与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22,(03):259-269.
摘要: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揭示歧视知觉对初中生合作倾向与行为的影响,研究1采用问卷法对752名初中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运用潜变量交叉滞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之间的纵向预测关系;研究2采用动态公共物品困境实验考察歧视知觉对合作行为的影响,以及群体类型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初中生的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 T1合作倾向可负向预测T2歧视知觉, T2歧视知觉可负向预测T3合作倾向;(2)在公共物品困境前三轮投资比和贡献率上,歧视知觉和群体类型的交互效应显著;而在后三轮仅发现歧视知觉在投资比和贡献率上的主效应,以及群体类型在贡献率上的主效应。以上结果表明,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之间存在纵向螺旋式影响;歧视知觉对前期合作行为的影响受到群体类型的调节,但随着互动时间延长,该调节作用消失。

[3]刘文兴,祝养浩,柏阳,王海江,韩翼.孤芳自赏还是乐于助人?员工自恋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22,(03):300-312.
摘要:本研究通过整合自恋双元理论和特质激活理论,探讨欣赏型自恋、敌对型自恋对员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深入分析了员工关系趋近型动机和关系回避型动机的中介作用以及任务相互依赖性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来自员工-同事二阶段配对的235份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欣赏型自恋对员工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敌对型自恋对员工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趋近型动机在欣赏型自恋与员工亲社会行为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关系回避型动机在敌对型自恋与员工亲社会行为之间没有发挥中介作用;任务相互依赖性不仅正向调节欣赏型自恋与员工关系趋近型动机的直接效应,而且还正向调节着欣赏型自恋通过关系趋近型动机对亲社会行为的间接效应。

[4]王哲,陈亚春,刘万鹏,孙宇浩.眼睛区域构型信息与特征信息的跨维共变增益效应及其加工特异性[J].心理学报,2022,(03):236-247.
摘要:面孔知觉可能在区域尺度上发生多维信息整合,但迄今无特异性实验证据。本研究在两个实验中操纵面孔眼睛区域或嘴巴区域的单维构型或特征信息,测量人们觉察单维变化或跨维共变的敏感度,以此检测面孔区域尺度上的多维信息整合有何现象与规律,进而揭示面孔知觉的多维信息整合机制。实验获得3个发现:(1)正立面孔眼睛区域的信息变化觉察呈现出"跨维共变增益效应",跨维信息共变觉察的敏感度显著高于任意一种单维信息变化觉察的敏感度;(2)"跨维共变增益效应"只在正立面孔的眼睛区域出现,在倒置面孔的眼睛区域、正立面孔的嘴巴区域或倒置面孔的嘴巴区域都没有出现,因此具有面孔区域特异性和面孔朝向特异性;(3)就单维信息变化觉察而言,眼睛区域的敏感度不会受到面孔倒置的损伤,但是嘴巴区域的敏感度会受到面孔倒置的显著损伤。综合可知,面孔知觉确实会发生区域尺度上的信息整合,它不是普遍性的信息量效应,而是特异性的眼睛效应(只发生在正立面孔的眼睛区域)。这是面孔整体加工(face holistic processing)在单维信息分辨和多维信息整合之间建立联系的必经环节。这提示我们对全脸多维信息知觉整合的理解需要从传统的面孔整体加工假设升级到以眼睛为中心的层级化多维信息整合算法(a hierarchical algorithm for multi-dimension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5]周子暖,陈颜璋,傅世敏.预期对注意的影响受制于被预期主体是目标还是分心物[J].心理学报,2022,(03):221-235.
摘要:以往研究表明,预期机制和注意机制都能促进感知行为,但两者以何种方式共同作用于感知行为仍然存在争议,特别是,对于预期主体在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空间提示以及视觉搜索相结合的范式,通过4个实验,考察了当被试对目标进行预期以及对分心物进行预期时,空间预期对空间注意效应的不同影响。结果显示:(1)当目标为预期主体时,预期对注意效应具有调节作用;(2)当分心物为预期主体时,预期与注意的作用独立;(3)当目标为预期主体时,通过刺激数增加而导致的任务难度变化不影响预期和注意之间的关系。这表明,空间预期是否影响空间注意效应受制于预期主体——当预期主体为目标时,预期和注意两者交互式地影响感知行为;当预期主体为分心物时,预期和注意独立地影响感知行为;而且,预期和注意之间的关系不受任务难度影响。

[6]刘宇平,周冰涛,杨波.情绪如何引发暴力犯的攻击?基于情绪调节理论的解释[J].心理学报,2022,(03):270-280.
摘要:本文基于情绪调节理论,以暴力犯为被试,通过2项研究探究了情绪在攻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1采用改编的反应时竞争范式测量个体攻击行为。结果发现,情绪调节动机在负性情绪与攻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证实了负面情绪状态下,暴力犯会为了调节情绪而实施攻击。研究2进一步表明,攻击的确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具体来说,在暴力犯群体中,实施反应性攻击之后,会伴随着正性情绪的提升和负性情绪的下降;实施主动性攻击之后,个体的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都会提升。文章从对攻击结果的预期和攻击的实际效果两个角度,对攻击的情绪调节理论进行了验证,为情绪在攻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解释。今后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应设法避免个体通过攻击调节情绪,引导其使用合理的方式调节情绪以减少攻击行为的产生。

[7]贾世伟,齐丛丛,陈乐乐,任衍具.工作记忆负荷对反馈加工过程的影响:来自脑电研究的证据[J].心理学报,2022,(03):248-258.
摘要:个体对行为后反馈结果的加工在学习和环境适应方面有重要意义,工作记忆负荷(working memory load,WM load)如何影响反馈加工过程尚不清楚。采用双任务范式,设置基线、低WM load、高WM load三种条件,结合ERP技术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发现RewP (reward positivity,奖赏正波)对效价敏感,而不受WM load条件影响;Theta震荡的正、负反馈差异波在高WMload条件下比在低WM load条件下小。结果支持等级强化学习-前扣带回理论(HRL-ACC, hierarchical reinforcement learning theory of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对于RewP和theta震荡的观点:RewP反映了反馈效价评估功能, theta震荡反映了认知控制功能,并且WM load选择性影响了ACC的认知控制功能而不是反馈效价评估功能。

[8]杨莎莎,陈思静.第三方惩罚中的规范错觉:基于公正世界信念的解释[J].心理学报,2022,(03):281-299.
摘要:惩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个体的惩罚行为,但个体对惩罚规范的感知与实际规范之间可能存在差异,这被称为规范错觉。为了更好地从这一角度理解第三方惩罚,我们需要回答的是:第三方惩罚中是否存在规范错觉?如果存在,其方向如何?会对个体自身的惩罚行为产生何种影响?实验1 (N=449)和实验2 (N=134)的结果表明,在违规情境中,人们往往低估了他人的惩罚水平,这导致自身较低的惩罚行为。实验3 (N=164)和实验4 (N=284)进一步发现,较弱的公正世界信念导致人们对他人惩罚水平的低估,从而影响了自身的惩罚行为,而社会距离调节了公正世界信念对规范错觉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规范错觉会受到内部(公正世界信念)和外部(社会距离)两个参照点的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第三方惩罚是一种注重维护规范的积极行为、而非注重个人收益的策略行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