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兔添加剂预混料及促进剂设计(2)
(2020-09-09 08:06:19)
第五节
七、关于中草药添加剂的应用问题
我国中草药应用历史悠久,特别是在农村养殖业中更有丰富的经验,不少单位进行过一些试验和报道,陈一夫(1992)曾加以综述。据报道,促进兔生长和提高生产性能的中草药类有党参(Khanow.M.T,1972);日喂松针粉20-50克据称能提高增重12%,多产兔毛16.5%,提高产仔率10.9%,成活率7%;刘绪高试验增产27%,产仔率10-15%,成活率9.8-24.59%。应用艾叶1.5%,可提高增重18%(除金文等,1991);刘国胜报导(1989)应用黄芪60%,五味子20%,甘草20%组成添加剂,日喂5克,提高日增重31.41%。陈一夫(1989)报导应用16种中草药合剂亦获得了增产效果。关于防病治病的报导更多,邱炳泉(1983)报导按每公斤体重喂海带2克,据称可防球虫病:孙凯(1985)报导日喂马兰叶100克,死亡率由原71.8%下降为2%;高金阁(1985)报导用生姜、大蒜等可提高食欲。总之,各方面报导不少,但缺乏系统研究和试验材料,鉴于中药成分复杂,应在深入研究后慎重使用。
应用中草药添加剂取代合成药驱虫剂,因其低毒,无残留,无耐药性,价格低廉等优势,特别是对环保和人体健康的优势,是十分有前景的,邢建权(2002)研制了一种抗球虫病的中草药添加剂,该添加剂由黄芪、仙鹤草、白头翁、板兰根、百部、甘草各适量,与喹乙醇配合而成,通过对感染了球虫病的兔,与单用喹乙醇,不用药,未感染动物四组对比试验30天,通过粪中排球虫卵和发病死亡率等指标对比表明,26天时中药添加剂组已无虫卵出,而此期喹乙醇组和未感染健康组却尚有虫卵排出,未用药组则12天时全部死亡,说明该添加剂的抗球虫效果优于喹乙醇。
八、生物制剂和活性物质的应用问题
正如前述,随着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一些新技术和新产品已开始在养殖业中应用,如酶制剂、益生素、促生系、微生物制剂、寡糖、小肽等。但兔养殖中远不如猪、鸡、牛等动物,尚处起步阶段,深入研究和开发兔用的技术和产品,取代抗生素和合成药促进剂,是当前环保和确保人畜健康的首要任务,现就当前的一些研究和应用情况介绍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1、饲用复合酶的应用
饲用复合酶的开发利用国外早在70年代就开始研究,尤其是纤维素复合酶应用于反刍动物,过去认为经在瘤胃中稳定性差(Korecny等,1987),但近年试验表明,纤维素复合酶可以提高肉牛增重和饲料转化率(Bcanchemin等,1995);有关以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组成的复合酶,应用在以小麦、大麦等含木聚糖和葡聚糖的饲料为基础日粮中,对于解决粘度,提高饲料利用率更在生产实践中较广泛的应用,并有商品性产品,但在兔中应用报导较少。杨胜林等(2002)应用华芬饲料酶有限公司生产的1600复合酶(含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中性蛋白酶),对杂交兔40日龄试验40天,其结果如下表。
表6.5-6
组别 |
兔只数 |
平均日增重(g) |
与对照比较9%) |
饲料报酬 |
增加饲料成本(元) |
对照 |
12 |
28 |
— |
3.75 |
4.88 |
添加0.1% |
12 |
31 |
+12.0% |
3.63 |
4.79 |
添加0.2% |
12 |
34 |
+22.8% |
3.71 |
4.97 |
添加0.3% |
12 |
28 |
+2.41% |
3.61 |
4.87 |
从上表可见,本试验证明,应用复合酶,都能提高增重,但以用量0.2%增重效果最好,饲料报酬以添加0.1%最好,经济效果也为佳。
2、植酸酶的应用
兔日粮主要由植物性饲草饲料组成,植物饲料中的磷大约有60%-80%是以植酸及其盐的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缺乏植酸酶,这些磷单胃动物不能利用,而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同时植酸还可与Ca、Mg、Zn、Fe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降低了利用率,从而影响增产效果。特别是为满足动物需要大量补充无机磷,更加重了污染程度。同时,特别是北欧国家养殖户为避免因粪中含磷多而遭到罚款,早已普通应用植酸酶添加剂,从而达到粪中排除磷下降之目的,在猪鸡养殖中已普通应用,但在我国因尚未实行罚款,故在动物养殖中应用报导极少,笔者预见,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强化,应用植酸酶添加剂势在必行。
赵国先等(2002)在獭兔养殖中进行了植酸酶应用研究。使用的植酸酶为哈尔宾制药总厂生产的康铃牌饲用植酸酶,酶活80U/g,结果如表6.5-7。
表6.5-7
项目 |
|
|
|
|
添加骨粉 |
1.17 |
0 |
0 |
0 |
贝粉 |
0 |
0.54 |
0.54 |
0.54 |
植酸酶(U/g) |
0 |
300 |
500 |
700 |
日增重(g) |
2410±2.12 |
20.1±3.44 |
22.60±2.37 |
26.3±3.59 |
日采食量(g) |
122.10±13.97 |
127.00±17.79 |
111.00±3.01 |
116.60±12.29 |
饲料转化率 |
5.07 |
6.32 |
4.91 |
4.43 |
日粮中磷含量 |
0.63 |
0.45 |
0.49 |
0.47 |
磷采食量(g/g) |
0.70 |
0.52 |
0.49 |
0.50 |
日排粪量(g) |
12.26±4.76 |
37.98±4.73 |
32.73±6.28 |
30.69±5.07 |
粪磷含量(%) |
1.19±0.05 |
0.93±.10 |
0.89±0.04 |
0.83±0.13 |
磷排泄量(g/d) |
0.50±0.05 |
0.35±0.05 |
0.29±0.03 |
0.25±0.03 |
磷排泄率(%) |
71.43 |
67.31 |
59.18 |
50.00 |
水平的升高,植酸酶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最高。应用300-700U/kg,可完全取代日粮中的骨粉,对增重无影响,随着植酸酶的使用降低了粪中磷排泄率,大大提高了磷的利用率。
3、添加寡糖添加剂问题
现代研究表明寡糖类为一种典型促生素,它能促进有益微生物,如叉歧杆菌等的生长,从而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提高动物的免疫性,从而达到防病治病,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之目的,这是当前研究药物和抗生素替代品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家兔养殖中亦处起步阶段。
任克良等(2002)应用添加异麦芽寡糖(ISO)取代喹乙醇进行了一项有益的试验,共分四组,组不添加,组添加0.15%异麦芽寡糖,组添加0.3%异麦芽寡糖,组添加0.01%喹乙醇,对家兔进行6周对比饲养试验,结果如表6.5-8。
表6.5-8
组别 |
兔只数 |
平均日增重(g) |
料/内比 |
发病率(%) |
死亡率 |
组(对照) |
12 |
30.47±4.28 |
3.67:1 |
53.3 |
20.0 |
组0.15%寡糖 |
14 |
30.94±3.05 |
3.79:1 |
26.7 |
6.7 |
组0.30%寡糖 |
15 |
26.07±4.8 |
4.44:1 |
20.0 |
0 |
级(喹乙醇) |
15 |
31.70±3.10 |
3.63:1 |
6.7 |
0 |
从上表可以看出,肉兔日粮中添加0.15%异麦芽寡糖,对家兔日增重,料/肉比均无影响,但腹泻发病率、死亡率显著下降,虽不如喹乙醇,但可以部分替代抗生素,家兔日粮中寡糖添加水平提高时,增重效果反而有下降趋势。此结果与吴天星(1997)在肉鸡应用低聚果糖的试验结果一致。
4、关于糖萜素添加剂的应用研究
糖萜素(Saccharicterpenin)是从油茶饼粕和菜籽粕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活性物质,主要成分为糖类、三萜皂甙类与有机酸组成的混合物。据报导,它能提高动物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可替代抗生素,生产“绿色”饲料产品,但对该产品的应用研究不多,值得深入研究。
任克良等(2002)对浙江大学生物活性中心研制的产品进行了饲养试验,共分三组,组为添加喹乙醇的对照组,组添加糖萜素0.02%,组添加糖萜素0.04%,饲喂7周后的结果如表6.5-9。
表6.5-9
组 |
平均日增重(g) |
料/肉比 |
腹泻次数 |
死亡只数 |
对照 |
23.88±2.44 |
3.87±0.21 |
5 |
1(腹泻死亡) |
0.02% |
22.04±5.93 |
4.08±0.42 |
5 |
1(腹泻死亡) |
0.04% |
24.54±3.12 |
3.80±0.30 |
4 |
0 |
本表表明,与添加喹乙醇相比较,添加0.02-0.04%糖萜素,对日增重、料/肉比无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量0.04%效果较好,腹泻和死亡均比对照组好,基本上能取代喹乙醇,似乎比前述寡糖效果更好一些。
5、半胱胺
口服半胱胺10mg/kg体重,可提高日增重26.4%,魏智清等用5.10、15mg/kg体重试验,分别提高日增重5.41%、7.63%和8.27%;按每4克日粮中分别添加半胱胺50、100、150mg,分别提高日增重15.1%,16.1%和6.4%,其中150mg组的血清中GH和T3分别提高54.3
6、益生素
王土长等对新西兰肉兔,分别添加益生素0.2%和0.5%试验,结果分别提高日增重11.9和6.2%,若在饮水中用2%益生素乳剂,可搞平均日增重9.9%,降低新料10%。
7、小肽
李振等报道(2005),用量分别为0.2%、0.3%、0.4%、0.5%试验兔的日增重分别提高8.05%、12.94%、17.54%和3.7%,以用量0.4%组最好。
九、其他制剂
1、碳酸氢钠
李振等(2005)报道,仔兔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0.5g/天,兔体重比对照组提高97克,死之率下降14%,降低了仔兔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率。
2、硫酸钠
李振等报道(2005),毛添加.3%,可提高产生量20.17%;肉兔用0.2%,提高日增重4.5%,每公斤增重耗料下降0.55kg,提高经济效益29.7%。幼兔用量0.3%,产主量提高20.5%,增重提高8.72%,一般常用量为0.3-0.5%。
3、沸石粉
用量3%,增加产毛量11.9%,优一级毛高8.2%,幼兔用3%,增重和产毛量分别提高17.7%和14.64%。
综上可见,综合应用促进剂,特别是应用生物制剂逐渐取代抗生素和合成药物,是当前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