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2023-11-12 09:00:52)
标签:

蒙自

碧色寨

滇越铁路

个碧石铁路

分类: 旅游扎记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
  弥勒市属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是自治州的首府。到弥勒旅居的第四天,没有安排集体活动,我们和来自济南和兰州的两对夫妇相约一起前往蒙自游览。蒙自的碧色寨原是只有十几户的小村落,滇越铁路通车后,这里设有车站,后来碧色寨车站又是滇越铁路和个碧石铁路的交汇处,使其声名鹊起。如今经过碧色寨的火车大部分都停运了,只有一天两班米轨列车从此经过。2017年,冯小刚执导电影《芳华》使沉寂多年的火车站又火了起来。2018年碧色寨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碧色寨火车站(含11处建筑)为中心开辟的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成了网红打卡地。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碧色寨车站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车站站牌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车站一侧的原蒙自海关碧色寨分关旧址改造成展览馆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当年修建铁路的图片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拍摄《芳华》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车站内《芳华》的大幅电影剧照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法国人设计的红瓦黄墙车站,站台上的三面钟,让人想起《芳华》中的场景《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在车站合个影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站台边的百年水塔,当年使用的蒸汽机车,加水添煤是常态化工作。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正赶上一列米轨列车通过,车速很慢
  “火车不通国内通过外”是人们常说的云南十八怪之一,指的是昆明到越南海防港的滇越铁路,它是中国第一条直通国外的铁路。1885年5月,法国通过中法战争用武力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接着又攫取了云南的铁路修筑权。1899年9月,以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为首的几家机构成立了滇越铁路公司,承包了滇越铁路的集资修建业务。滇越铁路越南境内海防至老街一段1901年动工,1903年竣工。由河口至昆明云南境内一段,468公里,1903年开工,1910年4月1日竣工,翌年滇越铁路全线通车。
  据历史记载,当年滇段的修建工程远比越段艰巨,沿线地势险峻,共架设桥梁425座,开挖隧道155座,隧道长度占滇段全长36%。有的桥梁两端紧接隧道,下临万丈深涧,滇越铁路上的人字桥被称为“工程奇迹”。数据显示,由于工作环境恶劣,仅开工当年就有5千多人死亡。第二年更增加到2万5千多人,到1910年完工时,共有6、7万中国劳工死在工地上。《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滇越铁路上的人字桥(图片来自网络)
  法国人最初修路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掠夺资源,但滇越铁路的修建打破了云南落后封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迎来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工业文明,传统的马帮运输迅速被火车取代,过去发展缓慢的个旧锡业,在铁路通车后,出口量猛增,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个旧“锡都”美名不胫而走。在铁路沿线还建起了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1913年正式向昆明供电,在北京城还用油灯照明时,昆明城里已普遍用上了电灯。
  云南的乡绅、名士渐渐认识到铁路对于发展经济的重要性,1910年,个旧、石屏、蒙自等地的48位乡绅、名士联合上书云贵总督倡议由云南人自己修建个碧石铁路。铁路由碧色寨向南到个旧站,向西到石屏寨,总长约180公里。当时的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将集股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收回,出卖给美、英、法、德四国银行,激起人民反对,四川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清政府被推翻后,蔡锷将军任都督,主政云南,在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第一条民营、爱国铁路正式动工,历经21年5个月的艰苦施工,到1936年个碧石铁路全线通车。
  个碧石铁路大部分路段是中国人设计的,为了解决坡陡和转弯半径小的问题,铁路采用了600mm的寸轨,而滇越铁路采用的是法国标准1000mm的米轨(世界上大部分铁路都是采用蒸汽机车发明者乔治·斯蒂芬森创立的1435mm的轨距,称为标准轨距),碧色寨车站成了寸轨与米轨的交汇、换装站。园区在介绍碧色寨车站时说,当年每天有40多对列车在此经停,云南85%以上的进出口物资在此集散中转。待运的物资装满了仓库,银行、商号、客栈、酒店林立。东西方文化在小村碰撞,吃面包、喝咖啡、品红酒,甚至打网球都在这里兴起,那时国内大城市见不到的西洋生活在碧色寨山村却习以为常,成为享誉滇南的“小巴黎”。《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碧色寨火车站简介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米轨和寸轨在此交汇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碧色寨早期的邮政局
  从滇越铁路碧色寨站向南不远还有个碧石铁路的碧色寨车站,车站沿袭了滇越铁路车站的法式建筑风格,但也融入了一些中国元素。园区中还陈列着当年个碧石铁路上使用过的机车,机铁路通车后从美国、法国、德国共进口了34台机车,由于个碧石铁路上的机车必须调头才能原路返回,在这里有机车调头的转盘。还有百年水鹤等设备和机车车库、大通公司旧址等老建筑。《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个碧石铁路碧色寨车站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个碧石铁路使用的寸轨机车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老式车厢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机车调头转盘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轧道车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百年水鹤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电话模型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信号灯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机车车库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大通公司旧址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芳华》取景地蒙自碧色寨(修订)
寸轨和米轨相遇
  关于滇越铁路还有许多故事,1915年12月,蔡锷将军就是经过滇越铁路返回云南,发动了讨袁护国运动,推翻了袁世凯的复辟帝制。袁世凯在碧色寨企图刺杀蔡锷但未遂。全国抗日战爆发后,滇越铁路成为唯一连通海外的运输线,欧美的大量援助物资和医药用品从这里运往大后方;北大、清华、南开的师生以及众多知名学者也是取道滇越线进入云南,组建了“西南联合大学”。影视剧《知音》和《西南联大》也曾在此取景。
  鉴于滇南的复杂地形,滇越铁路和个碧石铁路运行速度普遍在二三十公里,“火车没有汽车快”也是云南十八怪之一。最近听曾在云南任职的同学说,滇越铁路上运行最快的列车达到100公里,使用的是米其林公司生产的橡胶车轮,我国还保存着当年使用过的车轮,米其林公司已没有这样的车轮,还曾想出高价回购。
 中国是继日本、印度之后第三个修建铁路的亚洲国家。我国铁路发展的历史是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侧影,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就提出了宏伟全面的铁路计划,然而由于军阀割据和战乱,我国的铁路建设一直发展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铁路建设才有计划地开始实施。1966年,云南省第一条国内铁路——贵昆线通车,结束了火车不通过内通过外的历史1970年,施工条件极其恶劣的成昆铁路通车,进一步加强了西南边陲与内地的联系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铁路建设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截至2016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占全世界运营里程的65%以上。在碧色寨车站,回想百年沧桑,真是感慨万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