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记忆(五)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标签: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
分类: 读书札记 |
读书的记忆(五)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英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作家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

根据狄更斯《远大前程》改编的电影《孤星血泪》

《孤星血泪》影照
上学期间,大卫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与律师的女儿艾妮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大卫以优异的成绩从斯特朗博士的学校毕业。中学毕业后他外出旅行,邂逅了在寄宿学校时曾是自己好友的同学斯提福兹,两人一起到亚茅斯看望大卫的保姆辟果提以及保姆的哥哥辟果提先生一家。辟果提先生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艾米丽和海穆相依为命,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已经和海穆订婚的艾米丽经受不住阔少爷斯蒂福兹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他私奔国外,造成了辟果提一家极大的不幸。辟果提先生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艾米丽。
大卫回到伦敦后,在姨婆的安排下到斯本罗先生的博士院见习,对斯本罗的女儿朵拉一见倾心,经过姨婆面临破产和斯本罗先生不幸去世等一连串的变故,两个相爱的人终成眷属。
这时,大卫再次遇见了他当童工时的房东密考伯,从密考伯处得知虚伪狡诈的希普控制威克菲尔律师事务所和非法占据姨婆产业的真相,在密考伯的帮助下,他们夺回了资产,赶走了希普。
以此同时,辟果提先生终于找到了被斯提福兹抛弃的艾米丽,并决定带他去澳大利亚,开始新的生活。就在他们启程的前夕,海上突然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只剩下一个濒死的旅客紧紧地抓着桅杆。海穆见状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了岸边,原来竟是诱拐艾米丽的斯提福兹。艾米丽为海穆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到澳大利亚后,她终日在劳动中寻找安宁,并且终身未嫁。
大卫终于成了一名作家,朵拉却患上了重病,在辟果提先生前往澳大利亚前夕便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地出国旅行散心,其间,艾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才发觉艾妮斯一直爱着他,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与姨婆贝西、辟果提愉快地生活着,小说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以上故事梗概根据连环画《大卫·科波菲尔》对原来的读书笔记进行校正而成)

连环画《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历经艰辛找到了姨婆,开始了新生活

有情人终成眷属

故事的大结局,大卫和艾妮斯结婚后,与姨婆、女佣辟果提幸福生活在一起。
《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这部作品吸引人的是那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的世态人情,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
说《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半自传体小说,是因为书中的许多情节都可以看到作者本人的影子,包括他童年的经历,他的婚姻以及最终成为作家。大卫·科波菲尔姓名的缩写D·C恰好是作者姓名缩写C·D的倒置,也是作者精心选择的。然而小说又不拘于作者的经历,小说的故事情节是经过演绎的。在狄更斯临终前不久曾这样说过:在我所有的著作中,我最喜欢这一部(指《大卫·科波菲尔》)……正如许多溺爱孩子的父母一样,我在内心深处有一个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是《大卫·科波菲尔》。
有评论家认为《大卫·科波菲尔》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的其他作品。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大卫·科波菲尔》是“所有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读这部小说,也使我对人性、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