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的记忆(五)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2022-06-28 06:41:51)
标签:

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分类: 读书札记
读书的记忆(五)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我读书的清单中有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对于狄更斯的作品大家应该不陌生,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不少人都看过根据他著作改编的电影《孤星血泪》(根据《远大前程》改编)和《雾都孤儿》。文革结束后,文艺界的冤假错案还来不及甄别平反,不少单位就以播放内部电影的形式满足人们的文化饥渴,我就是在那时看过这两部电影,当然以后还看过。
读书的记忆(五)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英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作家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
读书的记忆(五)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根据狄更斯《远大前程》改编的电影《孤星血泪》
读书的记忆(五)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孤星血泪》影照
    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作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他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马克思在《英国资产阶级》一文中曾提到:“狄更斯、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等是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在自己书籍中卓越生动的描写,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起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一百多年来,狄更斯的作品翻译成外文的最多,在世界各地传播最广。在中国,早在20世纪初林纾等人就翻译过狄更斯的小说,他的主要作品《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等都有中文译本。
    狄更斯于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的波特西地区。父亲是海军中的小职员,嗜酒好客,挥霍无度,经常入不敷出。他从小能演会唱,常被父亲带到酒店表演节目。他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其就承担了繁重的家务。他在皮鞋油作坊当学徒时,由于包装熟练,曾被雇主放在橱窗里当众表演操作,作为广告任人围观,在他心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痕,从而产生了对不幸儿童深厚的同情和坚决摆脱贫困的决心。
    他只上过几年学校,主要靠自学和深入生活获得广博的知识和文学素养。16岁时,他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来他担任了报社记者,在采访之余开始文学创作,常带着笔记本在偏僻的角落和乡村漫游,为日后的创作搜集了丰富的素材。24岁时,他创作了《匹克威克外传》而一举成名。那一年,他与报社出版人霍加斯的女儿凯瑟琳结婚,并育有10个子女。但由于性格和趣味上的差别,婚后的生活并不和谐,给他的创作、特别是晚年的生活带来了不幸。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创作于1850年的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书中的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遗腹子,母亲改嫁给摩德斯通,继父凶狠贪婪,经常打骂大卫,并将其送往寄宿学校,遭到学校校长的凌辱,只有在假期才能和母亲短暂相聚。大卫的母亲被继父折磨,抑郁病逝,大卫成了孤儿。继父侵吞了家产,解雇了对大卫百般呵护的女佣辟果提,将不到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过着不能温饱的生活。他从啤酒厂逃出,半途遇到歹人抢劫,经历千辛万苦找到他唯一的亲戚贝西姨婆,贝西姨婆生性怪癖,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送他到斯特朗博士开办的学校上学深造,开始了新的生活。
上学期间,大卫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与律师的女儿艾妮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大卫以优异的成绩从斯特朗博士的学校毕业。中学毕业后他外出旅行,邂逅了在寄宿学校时曾是自己好友的同学斯提福兹,两人一起到亚茅斯看望大卫的保姆辟果提以及保姆的哥哥辟果提先生一家。辟果提先生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艾米丽和海穆相依为命,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已经和海穆订婚的艾米丽经受不住阔少爷斯蒂福兹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他私奔国外,造成了辟果提一家极大的不幸。辟果提先生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艾米丽。
大卫回到伦敦后,在姨婆的安排下到斯本罗先生的博士院见习,对斯本罗的女儿朵拉一见倾心,经过姨婆面临破产和斯本罗先生不幸去世等一连串的变故,两个相爱的人终成眷属。
这时,大卫再次遇见了他当童工时的房东密考伯,从密考伯处得知虚伪狡诈的希普控制威克菲尔律师事务所和非法占据姨婆产业的真相,在密考伯的帮助下,他们夺回了资产,赶走了希普。
以此同时,辟果提先生终于找到了被斯提福兹抛弃的艾米丽,并决定带他去澳大利亚,开始新的生活。就在他们启程的前夕,海上突然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只剩下一个濒死的旅客紧紧地抓着桅杆。海穆见状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了岸边,原来竟是诱拐艾米丽的斯提福兹。艾米丽为海穆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到澳大利亚后,她终日在劳动中寻找安宁,并且终身未嫁。
大卫终于成了一名作家,朵拉却患上了重病,在辟果提先生前往澳大利亚前夕便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地出国旅行散心,其间,艾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才发觉艾妮斯一直爱着他,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与姨婆贝西、辟果提愉快地生活着,小说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以上故事梗概根据连环画《大卫·科波菲尔》对原来的读书笔记进行校正而成)读书的记忆(五)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连环画《大卫·科波菲尔》
读书的记忆(五)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历经艰辛找到了姨婆,开始了新生活
读书的记忆(五)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有情人终成眷属
读书的记忆(五)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故事的大结局,大卫和艾妮斯结婚后,与姨婆、女佣辟果提幸福生活在一起。
《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这部作品吸引人的是那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的世态人情,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
说《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半自传体小说,是因为书中的许多情节都可以看到作者本人的影子,包括他童年的经历,他的婚姻以及最终成为作家。大卫·科波菲尔姓名的缩写D·C恰好是作者姓名缩写C·D的倒置,也是作者精心选择的。然而小说又不拘于作者的经历,小说的故事情节是经过演绎的。在狄更斯临终前不久曾这样说过:在我所有的著作中,我最喜欢这一部(指《大卫·科波菲尔》)…正如许多溺爱孩子的父母一样,我在内心深处有一个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是《大卫·科波菲尔》。
有评论家认为《大卫·科波菲尔》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的其他作品。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大卫·科波菲尔》是“所有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读这部小说,也使我对人性、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