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2021-06-26 19:27:33)
标签:

甘肃临夏

炳灵寺石窟

分类: 旅游扎记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黄河北岸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西晋初年(约3世纪)开凿,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最早称为唐述窟,是羌语“鬼窟”的意思,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是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之意。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舒同题字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导览图
    炳灵寺距兰州100多公里,游客可乘车到刘家峡水库大坝边的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购买船票前往炳灵寺石窟,乘快艇来回大概要2个小时,现在从兰州到石窟的公路修得比较好了,走陆路前往炳灵寺游览更加快捷,只是无法感受乘船游高原平湖的意境。在游客服务中心,还有黄河文化博览馆和山海经广场,有时间可以参观游览。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手绘导览图(示意)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刘家峡大坝和游客服务中心
    刘家峡水库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自行设计,自己施工建设的大型水电工程,年发电量74亿度,直接供应陕、甘、青等省。水库于1958年11月开工建设,1961年一度停工,1964年复工,1969年首台机组并网发电,1974年11月竣工。刘家峡水库蓄水后形成54公里的浩渺高原平湖——炳灵湖,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选择了走陆路,还去游览了跨越刘家峡水库黄河支沟的刘家峡大桥。大桥2010年11月开工,2013年通车,采用单跨桁式加劲梁悬索桥,全长797米,主跨536米。是西北地区最大跨度的桥梁。悬桥桥塔首次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具有地域风情。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刘家峡大桥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大桥边具有民族风格的观景楼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背后是烟波浩渺的炳灵湖
    炳灵石窟开凿于红色陆相沉积地层之上,四周的丹霞地貌,壮观的炳灵石林,成为炳灵寺石窟的一大看点。我们车开近景区时,已经看见了石林的美景。景区大门后面就是姊妹峰,进入景区是一面高低错落的山峰,前面的一座山峰被唤作“五佛迎舟”,使人联想到这里曾是唐蕃古道和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沿着参观步道向前还有一处被称为“一帆风顺”的景观,石窟就在自然美景之中。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停车场看石林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姊妹峰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景区入口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五佛迎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壁高千仞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一帆风顺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景观步道边的红砂石崖壁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景观步道
 炳灵寺石窟主要由下寺区、上寺区和洞沟区三部分组成,现有窟龛216个,各类造像800余尊,藏、汉两种风格的壁画1000多平方米,最早开凿的洞窟是西秦开凿的,存有造像题铭约五百余字,结尾署“建弘元年”字样,是国内石窟中保留最早的纪年题记。其中大部分窟龛均完成于唐代,有窟龛135个占全部窟龛的三分之二以上。
 进入窟区首先看到第3窟。该窟开凿于唐朝,明代重绘,独特的地方是,窟正中依山雕凿了一个四坡顶、仿木结构石塔,塔基与崖体相连,塔顶正中有印度佛塔中常见的覆鉢形,窟内四壁及石塔表面系明代重绘藏密题材壁画,塔背面有“大明嘉靖”题记。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第3窟内石塔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窟内的壁画
    炳灵寺石窟有石雕、泥塑和彩绘,表现形式多样。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雕塑、彩绘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彩绘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石雕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泥塑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画中服饰具有中亚波斯风格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第6窟为北周开凿的一佛二菩萨,佛面型圆润,脖颈短粗,躯体敦厚,身着通肩大衣,结跏跌坐,四壁画禅定千佛,佛间以树相隔。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第6窟 北周佛像
    北魏延昌年间,在窟龛中段有规模可观的开凿活动,其中第125窟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面带微笑,举手叙谈,庄重而潇洒,再现南朝崇尚清谈玄学的风采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石雕造像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有些窟龛用纱窗保护了起来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第125窟二佛并坐像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举手叙谈
    第70窟正中木胎泥塑八臂十一面观音像也很有特色,佛像头由上而下共五层,是明代藏传佛教的典型作品。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第70窟泥塑佛像
    第82窟泥塑一佛二菩萨,表层为明代重绘,现存壁画为北周原作,绘有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像。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第82窟
    炳灵寺石窟遭受过三次毁灭性的劫难,第一次在北周时期,可能与灭佛运动有关。第二次发生在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西夏李乾顺率10万大军四面围攻,断炳灵寺桥,烧毁大佛阁。第三次发生在清同治年间的回民暴动,许多珍贵的大型洞窟、连同明代重修的佛阁、栈道都付之一炬。如今可以观赏的洞窟算是历经磨难了,从清代所绘《炳灵寺弥勒阁圣地图》可以想见当时炳灵寺的壮观。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清代所绘《炳灵寺弥勒阁圣地图(局部)》(来自网络)
   石窟中最精彩的要算是169窟,它位于石窟群北端,唐代大佛的上方,距地面50多米,是在一个天然石洞中开凿的,窟内现存佛龛24个,造像68身,壁画150平方米,壁画题材均是我国石窟中最早的佛教题材,具有明显的西域风格,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名僧题记就在该窟中。169窟现在是收费的特窟,要爬很高的栈道才能入内参观,而且从开始爬栈道就不允许照相,展示一下参观券上印的几张有代表性的照片。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特窟参观券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西秦佛头部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隋唐壁画飞天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西秦壁画“佛说法图”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北壁建弘元年(420年)题记及佛龛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建弘元年题记,成为石窟断代判定的一个重要标尺(来自网络)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从远处拍摄的169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上169窟的栈道,够险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走下169窟
    唐代大佛是依山崖雕凿的石胎泥塑弥勒佛坐像,像高27米,雄浑壮观,是炳灵寺石窟的标志性造像。大佛修复时,因找不到原佛左手的图纸,现在还空缺着。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弥勒佛坐像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通过桥到沟对岸,有一座卧佛殿,陈列的卧佛造像原位于窟龛群中部下方15米的卧佛院中,1967年水库蓄水,在窟前修防洪堤坝时搬出原窟,2001年迁至此处并复原了北魏时期原塑层陈列展出。泥塑释迦牟尼涅槃像,脚穿木屐,长8.64米。经过卧佛殿,可以从窟龛群对面的观景步道回到景区门口。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卧佛殿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释迦牟尼涅槃像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原卧佛的照片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往回走的游客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通过一线天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一线天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景区入口有个老君阁。在半山上
    炳灵寺石窟,2014年和麦积山石窟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石窟中密宗壁画较多。2014年在对一处岩洞进行加固时,发现了佛经的纸张残片,大部分是藏文佛经,专家认为这些与元代藏传佛教兴盛有关。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认为炳灵寺和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并驾齐驱,有着同样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图片,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游览区无论从它的文化遗存还是自然景观都是值得一游的地方。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码头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回望姊妹峰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俯瞰炳灵石林,黄河在此调头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洮河和黄河交汇,坐炳灵湖游船可以看到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黄河炳灵石林
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
刘家峡水库开闸泄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