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我在美国七十天(30):摩门教是邪教吗?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 |
在百度,用“摩门教”三字搜索,你会看到“三姐妹嫁一夫”“教主娶幼女”等字眼。10年前,我妻子朋友的女儿申请留学摩门教大学杨百翰大学,听说妻妹一家曾在该大学住过几年,特意请妻子打听:“摩门教是邪教吗?”妻妹答:没有那事。妻妹住处奥勒姆市大部分是摩门教徒,美国其它城市有的现代化元素它都有,不同之处是到处可见摩门教小教堂。而且社会治安出奇地好,妻妹后门经常不关。 2009年 5月,奥巴马总统任命犹他州州长、曾担任摩门教华盛顿地区分会会长的洪博培为驻华大使,等于代表美国政府否定了摩门教是邪教之说。摩门教现在遍及世界170多个国家,有一千五百零八万的教徒,当中有八百六十九万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居住,有六百三十九万在美国本土居住。当今盐湖城大都会百万人口有56%的人口是摩门教徒。教徒严格奉行“什一税”,就是将收入的十分之一上缴教会。因此,它是世界最富裕的宗教。
摩门教,从名字看去的确有点“邪”,有点象金庸《倚天屠龙记》笔下的“摩尼教“”。但摩门教的正式名字是“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 摩门教也信上帝,信耶稣,信圣经的,这点与一般基督徒无异,只不过他们还把另一本书奉为经典,那就是《摩门经》。让我们看看其信条:“我们要求依照我们自己良知的指引,崇拜全能的神的特权,并容许所有的人都有此同一特权,让他们自行抉择崇拜的方式,处所,或对象。”“我们信我们从属于国王,总统,统治者和司法长官,要服从,敬重和维护法律。”“我们信我们要诚实,真诚,贞洁,仁爱,善良,并为所有的人做有益的事;实在我们可以说我们是听从保罗的忠告----我们凡事相信,凡事盼望,我们已忍受了许多事情,希望凡事都能忍受。任何善良,优美,好名声,或值得赞扬的事,我们皆追求之。”邪意在哪?但说摩门教是邪教也不是空穴来风。由于它初期一度曾主张“一夫多妻制”,早期的确被美国认为是“邪教”。但是早在1890年,它就取消“一夫多妻制”。然而,从主流摩门教分化出去的极少数摩门教徒,至今仍坚持“一夫多妻制”,也许这是人们误认为摩门教是邪教的重要原因。今天,它的“邪”是另种“邪”----不准饮酒、不准抽烟,不准喝咖啡、可乐或茶,女性不能穿超短裙,男性的头发不能过耳,不能留胡子,男女不准婚前性行为,主张多生育。
摩门教盐湖城圣殿广场是盐湖城市中心。这里现代化的高楼林立,有序地布置着花圃,水流,水池,喷泉,星罗棋布的雕塑展示摩门教的历史和教义。为探秘摩门教,我们两次造访这里。4月盛春,圣殿广场被一畦畦郁金香、鸢尾花、风信子花团簇拥,白色的雄伟宗教建筑群和一片片的花海交织,呈现出迷人的风情。人流如织,没有一点到其它教堂与中国寺院参观游览时的那种静谧与压抑感。
大礼拜堂也就是摩门教做祷告的地方。它是座仿帐篷的圆形单层大建筑物,宽76公尺、深46公尺、高21公尺。天花板是拱形,用44根砂岩柱石支撑。大舞台可容纳千人合唱,有向两面展开的唱圣诗坐席,有8000个观众座位。台后有1万多个管子组成的管风琴。舞台有极好的音响效果,不用借助任何器材设备。志愿者在舞台上撕纸演示,最后一排的人能听到清晰的撕纸声。周一到周五,每天中午12点,这个由1万1千多个乐管组成的巨型管风琴就会奏响,每年圣诞夜在这里演奏的圣乐,由广播电台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去。
聚会堂是圣殿广场上外观最华美,色彩最绚丽的一座小巧玲珑的建筑物,也有中国人称之为小教堂。它建于1877年。当初是为了附近地区不同教众聚集一起做礼拜之地。 如今,聚会堂拥有世界著名的摩门教合唱团,定期演唱。聚会堂在周末经常举办免费的国内外知名艺术家音乐会。聚会堂前耸立着一座海鸥纪念碑,顶端是两只海鸥吞食昆虫的青铜像。1847年杨百翰率领一批信徒在此拓荒。相传第二年,丰收在即,却遇到严重蝗灾,教徒们祈祷,飞来无数海鸥啄食蝗虫,解救了危难。从此海鸥成为摩门教的圣鸟,现在则是犹他州的州鸟。海鸥纪念碑旁有一座群雕像,展现当年摩门信徒开拓盐湖城的艰辛。
圣殿广场有南北两个游客中心,其实是展示厅,也有中国人称为摩门教博物馆。南游客中心介绍的是摩门教创教人及先民的故事。1820年,纽约州有个十四岁的基督小男孩约瑟·史密斯,在祷告的时候梦幻般地见到了上帝和耶稣的身影。约瑟·史密斯十七岁那年,天使“摩罗乃”一个晚上显灵三次,并告诉他在克莫拉丘顶埋藏有金页片,它是一位名字叫“摩门”的先知关于耶稣基督在美洲大陆的有关事迹记录。据摩门教传说,叫“摩门”的先知正是“摩罗乃”的父亲。四年后的1927年,21岁的约瑟·史密斯还真的找到了那金页片书并翻译出版,它就是后来的“摩门经”。1830年4月6日,约瑟·史密斯创办了“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该教从一开始就被群起而攻之。约瑟·史密斯被以叛国罪逮捕。其后有暴民闯入关押他的监狱将他杀死,时年三十八岁。摩门教徒倍受宗教迫害。 约瑟·史密斯的接班人杨百翰(Brigham Young)率领教众西迁,开始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宗教大迁移。全程大约1400英里(约2253公里)。最艰险的路段,每天都无法推进2-3英里,不少人冻死在荒山野岭。这条用血肉之躯开拓出来的西进之路,后来被称为“摩门路”。最终杨百翰率领教众来到犹他州大盐湖谷。杨百翰登上山顶,眺望着脚下广阔的土地,用神杖敲击着,摔下一句话:就是这地方!。在之后的年月,他们团结勤劳,开荒破土,在沙漠中筑就了当今盐湖城。1848年墨西哥战争后,犹他州成为美国第45个州,盐湖城纳入犹他州,杨百翰成为第一任州长。
北游客中心重点宣扬摩门教的理念和对神的敬畏。展览大厅入门处,是公元33年的耶路撒冷的沙盘模型。显示出摩门教与耶稣的渊源。四壁挂着的许多油画,讲解摩门教徒早期西迁题材和歌颂天主的故事。最令人惊叹的是二楼通往三楼的螺旋形的无障碍步道。四壁及顶棚,是深蓝色深邃无际的宇宙星空。顺着步道向上行走,真有一步步进入天国的神秘与庄严。一座白色的主耶稣的雕像,站立在浩瀚宇宙星空的中间。他张开双臂,似乎在欢迎所有愿意走向他的人。这是我见到的最亲切的耶稣,以前看到的更多的是他的受难像。
从圣殿广场过马路,是建于公元2000年的摩门教大会堂。大会堂面有21200个座位。每年春季4月及秋季10月,摩门教在此举行全球信徒圣会。2万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众盛装出席,同声高唱圣诗。大会堂像礼拜堂一样有巨大的管风琴。用圣诗鼓励教众,是杨百翰极力推行的。1846年,教众西迁犹他时,杨百翰将西迁队伍编成若干个小群体,其中每群马车队伍都包含至少一位钢琴师,随时带领大家唱歌鼓劲。而先遣队的圣徒抵达大盐湖不到一个月,就举行了教友大会。一小群唱诗班在大会中献唱,使得教众灵性高涨,信心倍增。为我们导游的是一位70来岁的老人自愿者。我问:全球信徒圣会这活动能否接纳非教友参加?老人答道:当然欢迎。你可以到摩门教的网站上去登记申请。不过每年申请的人实在太多,但愿你幸运地拿到入场券。参观完大会堂后,他领我们去参观屋顶花园。顺着屋顶的穹窿,形成3个平台渐次上升。楼顶一端有喷水池。还有一条贯穿屋顶的小水流。老人向我们说,因为有了水,荒凉的犹他州盐湖城才变得像一个大花园。有一张很特殊的壁像,是在黑色大理石上用暗雕的方法雕刻出的各种人物影像,它表现摩门教徒遍布全世界。这片屋顶花园种植的都是21种犹他州本地的野草和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