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万事万物因缘合和
(2024-06-11 16:17:32)分类: 悟道 |
经历过小世界与大社会磨合拉扯的这几年,笑容变少了,拍照片少了,说话少了,发朋友圈少了,整个人变得有些消极了,原来的信仰是一切皆有可能,天空没有上限,可现实的教训是不仅有天花板,还有很多无形的条条框框,实际上个人是无比的渺小,明白了很多事,并不是你努力尽力就能让它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好像穿越了天上地下,让我想起一个似曾相识的角色——孙猴子,不可一世的齐天大圣、屈居人下的弼马温,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去除狂妄自大,再到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到最终功德圆满的斗战胜佛,我不知道这是否是每个人都必经的起伏,又或者身在其中的哪个阶段也只有自己知道了。
遇到过不去的坎儿,就去思考原因寻找答案,两年前抄写《道德经》的起心是为了练字也是修炼耐心,好多的道理似懂非懂,懂了就通了,没懂的就留个印象且等着阅历、机缘与悟性到了就豁然开朗起来,有的道理浅显就像解开了二元一次方程就过去了,有的道理明白了,让这个人上了几层台阶,对事物的理解就大不同了,比如这一句:
“万事万物,因缘合和,而生,而灭。”
一开始不容易让人很快接受的,因为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因果的线性思维,所以一方面如果错误地定义了因果那么结论就是荒谬的,另一方面就是我们习惯了在事情之上增添赋予意义与感情,就让本不复杂的事物变得离题甚远了,但我们的主观意识有时会来捣乱,而且我们甚至没有发现,如果不这么做会显得有些冷酷无情,就更难发现在一层面纱覆盖下的真实面目了,打个比方来说:
花开与花落都是自然的客观发生,周期轮回更替,花开,不因我喜欢它而开;花落,亦是周期尾声的必然结果,所以,不应为留恋花开的美丽,执意不该落寞而伤感。事实与情感,是相爱相杀,难以分割,但混在一起又是大麻烦,抱着因果的逻辑,又陷入对因果误解的陷阱,有没有可能,事情发生就是没有原因呢?有没有可能,一切发展顺利,突然就戛然而止?如果追根问底弄个明白,可能也无法解释,得到的只是在内耗中逐渐消化适应;如果非要找个原因来解释,可能缘分就这么多?所以有个词叫做造物弄人。
就算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又能耐之如何,解题的方向是写出答案,不能因为不喜欢这道题回头找出题人吵一架,现实就是很多事就是不符合逻辑没有道理,千不该万不该,但偏偏就是发生了,如果看破了不再执着于寻求因果,能做的大概只有是学着接受,对不管多大的不情愿不理解,抛开情绪层面,冷静下来只有接受,接受求而不得,接受事与愿违,接受失败,就好像承认自己很差或无能一样,那种失落失望、难以忍受的感受,接受它们是一件很痛的事,所以不甘,所以反抗,可是,着力即差啊,越是用力,有可能越适得其反。
再上一个台阶,学习放下、松弛,学习不需要用力和使劲,就像我之前喜欢唱歌,反复练习,不淋漓尽致不痛快,现在,唱到哪就在哪,不必声嘶力竭,实实在在的爱自己,不是一句自我安慰的空话,从一顿顿亲自下厨做饭吃饭,从正念刷牙、手洗衣服,感受生活中原来被忽视的一些小事,在《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纪念这八年》中说过:见过世面的心开始回归了,再经历过疫情围困的三年,是沉淀也是打磨,那颗向外探求的心,逐渐适从当下的平淡。
可是,出现了一个更大的难题,难就难在,又要努力还不要太过用力,在该努力的时候不会松懈找理由为自己开脱,是进是退,不好把握,需要智慧与勇气并存,缺一不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