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法律、正念

(2024-03-19 22:21:51)
分类: 悟道

投资

需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去看:
微观:简单的说,募投管退。
募资方面,都说难,一方面是说钱越来越不容易拿到了,是一个相对性说法,另一方面,是因为募的成败取决于投管退的历史成绩,如果一直没有做出一个好的结果,当然很难再能拿到钱了;投资角度,市场上从来不缺少项目,但缺少好项目,更缺少在早期看准好项目的眼光,这是真正考验投资研究与分析能力的,而不是自圆其说的投资逻辑和形式化的投资协议来完成任务的,好的项目还是有,但是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大多时候是看个热闹,当作学习研究的资料,能看懂的人不多,遇上有投资决策权的不多,还得能match基金投资的方向、阶段、金额,最重要双方对估值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是在难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了,从同行交流的情况看,也是看的多,投的少,这个投入与回报的比例、投成的概率太小了;管理方面,一些成功VCPE的案例不少,印象很深的如高瓴投资百丽女鞋、蓝月亮洗衣液等,是因为在行业研究基础上投中具有投资价值与未来发展潜力的标的,而更重要的是在投资后积极为企业赋能,除了资金支持,更加可贵的是提供具有宏观远见的发展战略,所以高瓴拿到几十倍的投资回报是真正实现投资企业增值后功成身退而应得的回报,是让人敬佩的、十分硬气的、机构与企业双赢的投资智慧的变现,就算有这么鼓舞人心的成功榜样的故事,可现实中投资管理可能还是四个环节中机构投入最少的部分吧,或许可以忽略不计,偶尔做些举手之劳顺水人情的事,甚至将已投项目作为撬动募资的筹码,不仅没有管理反而是在消耗消费项目了;退出部分,一买一卖,一头一尾,投的时候自己做判断,对于下家来说也是如此,出让方的话要半信半疑,如果项目好那为什么自己要退出呢?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所以出让方有些使不上劲,重点还是看行业看市场看合适的时机与合适的价格,机会有很多,做成的概率还是有点要听天由命的意思。。。

投资工作的价值还是有,但好像越来越少了,时代变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有十年,现在是收拾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阶段,在整体大的金融监管越加收紧的政策背景下,市场竞争淘汰,企业如果自身没有投资实力与回报业绩,生存空间只能越来越小了,再需要机会、关系与运气,走在这条道路上,更加是如履薄冰。

宏观:也要分纵向与横向思考。
纵向从VC到PE到二级市场,暂时先不放眼全球经济了,关注美联储关注换届大选。
具体到某一个项目一只股票上,短期的判断很难说的准,但是如果将审视的时间拉长,站在一个更长的时期去看,也许稍微有些粗糙模糊的趋势规律,包括波动向前发展与轮动更替交换,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整体资金在主要行业之间进出流转,这就是为什么A股多少年在三千点指数徘徊而多少百亿千亿市值潮起潮落,渔人在风浪中捕鱼,眼疾手快的投机者从中得利,只是市场瞬息万变,短期操作如赌博,长期才是投资。目前一级市场被二级市场传导倒逼投资节奏,加速退出让本来寒冬中的资本市场更加雪上加霜了,理想是早点退隔轮退有增长赚了就跑,如果能退出来当然好,可是这不太现实,而且如果市场都形成这样的急于退出的模式,也会反过来干扰影响投资决策的。
横向看股权投资只是资产配置其中的一类,其他还有收并购、不良资产处置等投资机会。




——————

法律

我,从来不是一个,喜欢循规蹈矩的人,
参加过的考试,带有政治法规的,都觉得枯燥乏味,
因为我以为,法律与政治,距离我,遥不可及,
而且,我也没兴趣,一丁点都没有,
刷到法治实事都会很快划走,听到骇人听闻的消息只惹一肚子气愤,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黑白分明,哪里有什么好说的呢,
经过一年的法学洗礼,
回看自己,就是个毫无法律常识的法盲,
就像一个愣头青不懂艺术欣赏还大言不惭地责怪它的复杂精美,
现在的我,只感到羞愧难当。

这个叛逆、晚熟的我,迟迟地明白了规则,才能真正懂得与尊重规则;
同时,重新认识了律师工作的伟大使命,佩服他们日积月累的沉淀与历练;
明白了,法律存在的必然与必要性,
因为在道德的底线之上,社会秩序需要国家公权力的维护;
明白了,为什么要为坏人做辩护,
因为在法院宣判当事人有罪之前不得认为其有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应得到保护;
明白了,国家治理的架构和关系,
原来距离我天高地远的D和国家,人大、常委与国务院,立法机构、行政机构。。。明白了组织、等级与制度,已经过了考公的年纪才明白了公务员的深刻含义;
年轻时不懂,没头脑地跟着一窝蜂追求功与名,不能理解风险二字的重量,就像一辆只知道追求速度却没有刹车装置的跑车,才明白,在天上不论多么自由自在的遨游,能安全着陆才是最要命的;
也明白了,理想很美,但美的是短暂的泡沫,繁华表面的工作做金融,托底实际的工作是风控,项目开始是口若悬河天花乱坠地讲几倍几十倍增长,前景一片光明,到项目尾声是《公司法》、《公司章程》、《合伙协议》与《投资协议》,是解决早期不负责任的承诺对赌而进行补偿协商或诉讼仲裁,意气风发终归烟消云散,不仅要有诗和远方,还要读懂《合同法》与《物权法》;
过去总搞不懂还自作聪明的指责法律的那么多咬文嚼字、繁文缛节,因为只看到黑和白,黑白分明简简单单,可是现实中哪有那么理想的黑白分明,而是黑白相间,相互缠绕、包裹的错综复杂,就像道家的阴阳鱼一样,很多时候就是要解释套解释、证明带证明的处理方式,所以实体的真相很重要,程序的正义也同样重要;
。。。 。。。
还有,明白了,法律可能永远都不会完美,永远有bug有漏洞存在,但是也永远在继续修补bug,追求完美的过程中。



——————

正念

你是一切的本源,
向外看向外求,世界很复杂,生活很忙碌,
经常感到,没完没了无穷无尽的事,不知从何下手,就像大海上的一叶扁舟,任风吹雨打,毫无还手之力,
像从小到大一直被寄予厚望被要求做到更好更好,我们好像习惯了接受批评与责备,甚至不知不觉形成了自我批评,然后不待扬鞭自奋蹄,塑造了上进心和内驱力,总是跳一跳去够更高的叶子,但是当要求超过我们拼尽力气能跳到的最高高度,就会成为无形的压力,就像一只巨大的手推着你,往前走,自己也模糊了能力的边界,就像那些激动人心的话语所鼓舞的:没有边界,忘了或者也不去想自己能不能,追求的只有不断不断的超越、战胜。。。 。。。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把自己当成一个机器、工具一样,像老板、像客户要求我们那样,压榨欺负自己,是的,理性思考、换位思考让我们想得更周到更全面,做出的结果更让人满意了,只是渐渐,我们似乎也习惯了把自己当成工具去使用,
这大概,就是很多人不知不觉,走上焦虑抑郁的一条标准道路吧。

可是,
你来到这世上,
你,这个主角,是来体会、感受、探索、经历的,
我们,不是谁的工具,也不是为了谁、为了什么而来,
不带有什么目的,不考虑投资回报,也抛开世俗功利或是与他人对比的差距,
回归自己,回归本来,
你是你生命的主宰,根本,
来这世上看看,感兴趣的去了解,热爱的就去投入,
与其装模作样忙忙碌碌,不如放松放空,回归,再重新出发,

抛开外在的吵闹喧哗,那些谁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过几天又发生了什么,新闻每天有,大多数时候,除了吵杂并没有什么新鲜,
正念练习,带给人最大的益处,就是放松,
给那个可能长时间压抑、变形、受伤、疲惫的自己一些时间,慢下来静下来,自然而然,自我疗愈,什么都不去想,让身体和心灵都休息,把自己当个孩子一样宠,光着脚在洒满阳光的草地上肆意,开怀,蹦跳、打滚。

你是一切的本源,
所以,核心要从自身出发,你打算怎么做为主线,沿途需要哪些资源;
你是一切的起因,
所以,过去发生了什么都已经翻篇,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我要如何;

分开看,事情本来是怎样,与你以为事情的样子,
事情本来是客观事实,而以为却可以是见仁见智;
你的世界,取决于你的认识和解释,
好有好的逻辑,坏有坏的道理;

所以人与人的区别,
在于看透事物的本质层次,以及选择看待世界的方式,

重新出发,
从心出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