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很快过去总算等到了一个星期天,11号一大早天还没有亮我就早早起床,收拾收拾就出发了,路已经很熟悉。毫不费力的10点多到达安吴村,吸取教训,先不上山,今天的任务就是去崇陵的东门和北门,路程应该不多,现在时间还早,没有地方打发时间也只能在次踏进青训班,又在次彻底参观了一次,就连后面望月楼边的假山都爬过了,总算混到了11点多,在安吴村是没有饭馆的,所以只能去几公里外的公路边的一家饭店吃饭,当然这饭店也是这里唯一的饭店,地道的陕西饭馆,以面食为主。
要了碗面条吃罢,味道还算过的去,临出门问了句。老板你知道唐王陵的东门在那里吗?原本就不抱希望的顺嘴问了下,结果事情就这般巧,饭店老板家原来就住在东门下方的村子里面,也真是无巧不成书呀,我几次确定了路线然后就骑上摩托出发了。从沙沟村东石子路左拐向北前进,经过了党家村以后来到上红沟村,实际上上星期我是来过这里的只是没有碰到人,所以没有问到东门的所在,进村就看见几个妇女在瓣玉米,问了两个人就已经搞清楚了位置,还是顺着我来的路继续向上,只要不离开石子路,就能到达半山的崇陵东门,东门有石碑,地方很好确定
我的摩托是个假冒的70摩托,也真够难为它了。这么陡峭的山路尽然让我一口气就骑了上来,有的路面人走都困难,摩托骑着人得全力把重心向前移动,害怕来个车头翻天,真不能想象当时(求是)是怎么把他的车开上来的,上个月我开车去贞陵,就曾经几次差点把车开进地里,所以现在走陵哪怕多辛苦点,也不敢在开车来了,必定摩托在没有道路的地方还是方便很多,当骑到一大片开阔地的时候,一条三岔路口就豁然出现在眼前,西边路的地里就立着崇陵东门保护碑。
心里一阵狂喜,总算找到东门了。西边路的尽头是废弃的矿场,就是我上次下来发现有危险的山头,拉拉草长的老高。这里常年难有人来,扔掉所有的包袱,以一大字行仰面就躺在了草里。今天的太阳特别好。蓝天白云的,山风吹过好不惬意,一切放佛都静止不动,生活真的好美好,一路的颠簸浑身都疼,真的想就只要好好的睡下去,睡到永远。
大自然的景色相当不错,西边一道道沟来一道道梁,西方远处就是去过的崇陵神道,多少帝王老儿无不把自己埋到最好的地方,结果没有一个不被遭到毒手,抛尸扬灰的不在少数,历史的教训太多,大家都知道,可是到了自己当权的时候又有谁知道。无不巴望着自己能够长生不老,结果是中国的道教一直经久不衰,皇帝信道,富人信佛,还不是为了给自己为富不仁搞来的财富做心理上的安抚,进了庙门,回家贪的更凶,这也是我们黄皮肤的人种难以改变的顽症。
在地里一阵好跑,可是在保护碑附近就是不见东门的阙台,东首远处拐个大弯一公里多远的地方到是有个土堆,来的时候就看见了,现在找不见阙台,也只能过去看看,山上一个人也没有,把衣服还是依旧扔在地理,骑上摩托就奔了过去,道路下方的地里确实是两个土堆,离路就几十米。跳下去看看,是夯土,那么这里就是崇陵东门无疑,东门石狮也不知道那个年代就已经丢失,空留土台在这里遥望着大唐皇帝德宗李适,一片凄凉,北阙台下不远就是麻惠村,要是知道,早就应该从嵯峨山北麓的三社村上来更方便,
拍完照片依旧回到文保碑处,真想不通,把个保护碑载的那么远,要不是远远看见阙台,谁会想到文保碑离阙台那么远,真是不负责任。到目前为止,虽然还没有去西门,但是我也把嵯峨山唐德宗李适的崇陵几乎全部跑到,对这里已经是相当熟悉了,本想从这里骑车去北门然后徒步到西门,这样走应该是最简单的路线,可是心又不死,如果直接上山,一会回来取车就是麻烦,牙一咬,骑上摩托直接奔来路下山而去。
半个多小时我就又一次来到南门,选择从这里去西门的主要原因是可以多少在爬一会山,而且也能在多看看陵前的石刻,到了石马巷村没有停下来,直接开到山下,看看一个老矿场的道路绕到西边的山后去了。我以为这路是修往西门的,就顺着道路走,路上的草有三尺过高,很多地方的酸枣树长的比人还高,枣刺扎进肉里疼的要命,但是也顾不上这许多,只能向前,路边就是山坡,如果有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总算跑到开阔地带,结果还是山梁,道路到此中断,下面是被炸深不见底的广场,简直是活见鬼,又多跑路了。原本有着好好的路不走,结果探险跑到这里来。活该!!!
把车停好,直接开始爬山奋力向上,显然这西边的山梁少有人来,但是北山好爬的原因就是没有树,方向好把握,那高我就向那里爬,20分钟登上山顶,光秃秃的山顶什么也没有,山顶脚下北边的山凹中一尊孤零零的石狮坐在那里,好不凄凉,狮子面前的两个阙台都已经快被风吹为平地,上面植被到是比别处丰满很多,这里是山凹风口的地方,难怪阙台难以保存,只能这样了,跑下山头来到狮子跟前,结果狮子的两个前腿还是断的,后期用水泥粘接,简直不好看,
狮子北侧依然是山头,上星期我已经来过,但是有树挡住视线,估计是没有跑到北边边缘,所以并没有看见狮子,今天决定在向上而去,和前次的道路含接,从这里上去就不远了。半小时来到我上星期到过的地方,在认真分辨了下东门的地方,土堆依然不能看见,于是只能原路返回,不大一小会就跑到山腰,骑上摩托返回到南门。
崇陵的石刻说真的,除了两只翼马雕刻的那是超级漂亮,可是别的石刻就大打折扣了。尤其是神道两侧的翁仲,有的雕刻的相当滑稽,还有胖子和斜眼,胡子和贞陵的相比一点都不威风,看样子还是雕刻的时候马虎了。说明当时德宗李适的威信也不高,工匠也投机取巧,糊弄李适呢,当然主要是脸的造型不好,雕刻的不够精细,但是整个石人到还是很威武大气的,远远看着确实凶猛,以彰显出大唐的威仪。
石刻后面到处都种的柿子,红的似火,一片秋收的景色,这里的柿子已经是采摘过的,但是果园依然处处结满果实,我跑进园子。10分钟就摘满一堆熟透的柿子,坐在路边草里开始享用,柔软的柿子进口即化,甜的要命,最重要的是这里的柿子还不长子。里面全部是肉,用手掐个小口,对准一吸,手上稍微用力,就全部进口里,真是好口福,可惜柿子好吃,但是不能多吃,看见脚下还剩许多,后悔刚才摘的太多,只能扔掉,太可惜了。
今天时间还早,又不想过早回家,如是又反身回到神道,把两边的石刻在仔细过了一遍,爬上东阙台,放眼向南。两列石刻整体一字排开,想必当时修建阙台也就是为了这样的效果,一彰显皇家的威信,匆匆千年过去,白骨早已不知去向,空留这些石刻站在这里为我们后人作证,大唐雄风几百年,一切尽在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