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P80页“生活与社会情境”的学习与思考

(2022-06-11 11:12:3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P80页“生活与社会情境”的学习与思考
原创 小学数学张晓刚 张晓刚小学数学工作室 2022-06-09 08:47 发表于山西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与社会情境,以及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数学与科技情境中,在经历“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和提出问题,用数 学的思维与数学的语言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模型观念、数据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
     这个表述中,有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与社会情境”,怎么样创设这样的情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创设育人情境。传统文化是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科学、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领略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数学研究成果,而且可以进一步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我们以祖冲之探究圆周率为背景,让学生向祖冲之一样研究圆周率,直观感受我国古代科学家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求真的品质。这样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研究的智慧与艰辛,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质,使得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历久弥新。
   第二、利用社会经济发展构建育人情境。我国经济从1949年国内生产总值仅有123亿美元,到2021年突破110万亿元大关,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不断跨越腾飞,展现了中国人的拼搏、韧性与活力,让中国重回世界的焦点。我们在五年级《多边形面积》单元的《梯形的面积》教学中,我们利用 “三峡大坝”为背景,从研究具体问题入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运算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增强社会责任感。再比如一年级的《分类与整理》教学中,我们以社区中的“垃圾分类”为背景让学生在学习中应用统计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样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深刻感数学与国家发展,数学与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体现了数学课程的时代性。
   第三、利用科技发展与进步构建育人情境。《义务教育课程数学标准》(2022版)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与社会情境,以及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数学与科技情境中,在经历“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和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思维与数学的语言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模型观念、数据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比如在《测量》教学中,我们出示了神舟十三号返回舱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观察舱外工作人员的身高,估计神舟十三号返回舱的高度和直径,发展学生的量感,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选取内燃机车和“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研究行程问题,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的新成果作为学习背景,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青少年树立为国家服务、奉献科技事业的信念。
    教育无小事,事事育人,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把国家、社会、生活、科技等诸方面的成就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那将为我们的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发挥出巨大的教育作用,产生出深远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