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朴素而高远的追求

(2022-05-10 14:27:49)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朴素而高远的追求
原创 顾志能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两句老话,常被老师们挂在嘴边。尤其是在对一节课进行深度分析时,教学重点突出的程度,教学难点突破的效果,更往往被视作是判定教学是否扎实有效的关键性依据。
为什么可以这样来看课评课呢?
首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是对教学工作的基本理解。我们知道,一堂数学课,一般都有多个教学目标,而这些目标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对后续学习影响重大的知识技能或思想方法(事实上这就是重点的教学目标所承载的功能),教师就应该避免在各个教学目标上不分轻重地平均用力,而应该突出重要的目标,以更多的教学时间和更好的教学策略,来确保目标的达成。这就叫主次有别,做任何事都需如此,教学工作更需如此。同样,在数学学习中,不同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学生要理解或掌握它,难度必定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是较难实现的目标,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牢牢地扣住它,付出更多的精力,想出更好的主意,帮助学生来突破它。这样的要求,体现着教学的原旨——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就是为了“解疑释惑”而存在的。因此,无论是突出重点,还是突破难点,都是教学本真意义的体现,教师能做到这些,显现出的是对教学工作的基本理解。
其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需要教师读懂教材,读懂学生。因为教学的重点,是教材根据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能力,有意识地、科学地设置在教材中的,它跟整个教材体系和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紧密相关。可见,教师要在教学中找得到重点,并能将之凸显出来,那必定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全面了解教材的前后联系,把握知识的发展脉络。或者,对于某一课而言,也必定需要教师详细分析各个不同的教学目标,在反复比较衡量的基础上再确定重点的目标。不管如何,能突出重点都说明了教师对教材的到位解读。与重点不同,难点是对于学生而言的,它的形成跟学生的认知方式有关——当一个新知,学生需要调整乃至改造原有的认知结构去学习时,它往往就是难点。因此,在确认教学难点时,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找到学生原有的经验;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面临这个新知时可能产生的理解、感受乃至情感;更重要的,教师还需要基于上述分析设计出相应的策略使得学生的认知能顺利进行。很明显,所有这些工作,离不开的都是对学生的到位分析。读懂了教材,读懂了学生,教学就已在扎实的基石上蓄势而发了。
再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励着教师潜心研究,追求创新。确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许并不难,之后对“如何突出,如何突破”的思考和实践,那才是对教师教学智慧与能力的真正挑战。在教学的重点上,教师可能要思考,如何更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如何更清楚地讲解关键问题,如何更科学地组织讨论探究,如何更充分地安排练习巩固,等等。在教学的难点上,教师可能要思考,以怎样的情境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以怎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怎样的形式促使学生深入探究,等等。对以上教学要素作深入思考及精心设计,在课堂上将这些思考全力地呈现出来,在教学实践之后反思改进或改变的策略,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经验逐步积累,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日复一日这样的思考与实践,不知不觉间,有内涵的课堂形成了,有创造力的教师造就了。
从上可见,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考量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引领着教师的工作方法,促进着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于教学而言,它虽是一个非常朴素的要求,但更是一个极为高远的追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