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
应用对数函数的性质可以解决:对数的大小比较,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及单调性。
注重函数思想、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思想的渗透,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数函数的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对数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开始正课
1、比较数的大小
例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loga5.1,loga5.9(a>0,a≠1)
log0.50.6,logЛ0.5,lnЛ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中这两个对数有何特征?
生:这两个对数底相等。
师:那么对于两个底相等的对数如何比大小?
生:可构造一个以a为底的对数函数,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大小。
师:对,请叙述一下这道题的解题过程。
生: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取决于底的大小:当0调递减,所以loga5.1>loga5.9;当a>1时,函数y=logax单调递增,所以loga5.1
板书:
解:)当0
5.1<5.9loga5.1="">loga5.9
)当a>1时,函数y=logax在(0,+∞)上是增函数,
5.1<5.9∴loga5.1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中这三个对数有何特征?
生:这三个对数底、真数都不相等。
师:那么对于这三个对数如何比大小?
生:找“中间量”,log0.50.6>0,lnЛ>0,logЛ0.5<0;lnл>1,log0.50.6<1,所以logЛ0.5
板书:略。
师:比较对数值的大小常用方法:
构造对数函数,直接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大小,
借用“中间量”间接比大小,
利用对数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来比大小。
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及单调性。
函数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有关初等函数的性质,解有关求值、解(证)不等式、解方程以及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二是在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建立函数关系式或构造中间函数,把所研究的问题转化为讨论函数的有关性质,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中学数学的基本思想,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
1.函数的思想,是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运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
2.方程的思想,就是分析数学问题中变量间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或者构造方程,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或者运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转化问题,使问题获得解决。方程思想是动中求静,研究运动中的等量关系;
3.函数方程思想的几种重要形式
(1)函数和方程是密切相关的,对于函数y=f(x),当y=0时,就转化为方程f(x)=0,也可以把函数式y=f(x)看做二元方程y-f(x)=0。
(2)函数与不等式也可以相互转化,对于函数y=f(x),当y>0时,就转化为不等式f(x)>0,借助于函数图像与性质解决有关问题,而研究函数的性质,也离不开解不等式;
(3)数列的通项或前n项和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函数,用函数的观点处理数列问题十分重要;
(4)函数f(x)=(1+x)^n(n∈N)与二项式定理是密切相关的,利用这个函数用赋值法和比较系数法可以解决很多二项式定理的问题;
(5)解析几何中的许多问题,例如直线和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需要通过解二元方程组才能解决,涉及到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有关理论;
(6)立体几何中有关线段、角、面积、体积的计算,经常需要运用布列方程或建立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