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周长概念教学,把周长概念的外延得到拓展,不仅是常见的规则图形有周长,不规则的平面图形也有周长。
“周长的认识”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这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的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时候比较少。为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周长的意义,本节课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数学活动,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理解了周长的实际含义。首先以学生熟知的生活素材为载体,新课开始创设了小蚂蚁绕树叶地边缘爬一周的情境,再通过摸一摸桌面的一周,镜框的一周,数学书封面的一周来认知“周长”,
再让学生用彩笔描出自己喜欢的树叶及课本上习题上的图形,进一步直观地感知周长,从而使学生得到封闭图形的周长就是图形一周的长度。这样多角度让学生建立“一周”的空间观念。其次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讨论怎样测量这些图形的周长,以促进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突破“周长计算”这一难点,并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尢其是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而且又在此基础上对方法进行优化,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这节课虽说重视知识的形成与获取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让学生用彩笔描图形的周长时,还缺少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比如圆形的图案等,使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并不是很全面。在后面拓展练习中由四个相同小正方形组成的各种图形的周长比较中,忽略了学生提到的一个特殊情况。课堂上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不够,语言也不够精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