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几年教学经历的教师都知道,在教学工作中备课的重要性。今天在网上偶遇余教授的文章,看到题目就有一种想看的欲望。看完才知语文的内容较多,我是教数学的,但是我并不失望,因为学科是相通的、知识是互补的,因此我把有价值的观点写下以供学习借鉴。
1、要想上好一堂课,备好一堂课则是前提,那么要备好一堂课,我们首先要解读的就是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分析,了解该课所授内容的重难点,关键要解决的问题,本课内容的上下衔接的知识点,根据已学习的旧知作为本课新知识点的铺垫,通过旧知为新知搭桥,在新课的设计中,还需考虑本课知识为下课所起的作用。
2、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增强人文关怀,因此教师的备课也要立足于更为高远的基点。第一,理解课程标准,增强课程意识,而非仅仅局限于教学意识;第二,多维度理解教材,即分别从教者的维度、编者的维度、学生学习的维度来挖掘教材;第三,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特点,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发展。此外,还要精心思考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3、新课标下教学目标的设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单一知识目标为多元目标,教学不应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应该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提高。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思维的同时,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悟。变统一目标为多层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变固定目标为开放目标,教师要设身处地关注、呵护、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这样的课堂就可能有更多精彩的生成。
4、数学知识重视练习,不像有些学科强调记忆性,主要是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学中要自始至终地讲讲练练,练练讲讲,把训练当作一条主线。备课时要多备些例题、习题、作业,安排好讲哪些,哪些是备用的;如何讲,由谁做;按训练层次恰当地安排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形成讲练结合序列,按此有机序列教学,及时巩固学习效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