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2020-05-04 22:46:26)
分类: 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延安市新区第一小学  窦喆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整个儿童核心素养培养,波及到整个国民数学素养的高低。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能够促进小学教师积极的教学,而且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因此,本文聚焦于40分钟的课堂上如何有效的评价,在整体水平上的现状与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评价

引言

教师上课的引导和评价能够明显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也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会提高学生整个核心素养。同时,建立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让教师对教学更有信心,而课堂教学的评价是推动课堂教学改进、发展的强大动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使得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有效的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现状

(一)课堂评价的概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不能针对个体,应该指向全体,要让小学和初中的数学课程全面普及,让人人能够学习,且具有一定的发展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个学生多元化的能力,同时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一堂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而课堂中有效的教学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部分,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的评价对象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而课堂教学的评价对象则不仅仅包括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活动,也包括学生的活动以及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虽然课堂教学评价需要评价学生的“学”,但其目的在于以“学”评“教”,而且,课堂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的评价只是整个学生评价中的一部分。1

(二)我国课堂评价的现状

    受西方思想的引导,我国的课堂教学评价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陆建中等认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以一节(或几节)数学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根据评价标准,运用科学测评手段对教和学的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2孔凡哲认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和评价。3

钟启泉理解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定义是指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其意义是激励"学",改进"教"。4他提出,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要关注,评教与评学要能合理共存,但评价考虑的核心是把指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冯平学者给出的定义是侧重于教和学的效果来评价。这是一节或多节数学课为研巧载体,运用一定的标准、合理的手段来进行评价的活动。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其实确定评价的客体是谁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的评价对象是课堂教学,而不是指课堂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关于评价内容方面,研究的学者非常多,以下选取有代表性的观点具体呈现:比如王议澜认为要评价教师的基本素养、能为、工作的具体过程、绩效等1,并且他还基于这些内容非常具体地提出了教师的评价指标。罗明基认为一堂课要看他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内容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得当;师生积极性是否高;教师的素养是否全面。著名学者李秉德在他的《教学记》中表示课堂教学目的明确,学生积极性高,课堂组织得好,恰当的运用教学手段即是一堂好课。

总而言之,我们感觉到,不少专家、学者、一线教育者对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引起了关注,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因此,研究成果在近几年不断出现,不过仍然有些问题值得再次思考,比如:探究评价时容易忽略或者缺少数学学科特色;对数学深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关注不够或者只是凭借自身主观的感受批判现状、提出一些建议,缺乏客观的依据;从以上可见,目前,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建立在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再进行探究的很少。所该领域急需要注入新的血液,需要有更多的研究者站在客观的角度研究小学数学课堂评价。

二、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问题

(一) 课堂教学评价目的单一

课堂教学评价是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价值判断,评价的价值取向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方向。5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领下,评价己成为教师非常关注的教学行为,但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们的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比较单一,重视测试型评价,忽视非测试型评价;重视终结式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重视老师的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对学习情感、文化意识及综合素质的评价(田友谊,2012)。这样的评价方式过分强调了学习成绩也就是分数的作用,让大部分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或升学,而这种方式忽视了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和儿童的成长及认知发展规律,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主体性和主动性,这一教育现状不仅影响了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屯、,而且也影响了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造成两极分化现象,可见这种方式与当前正在实施的新一轮数学课程标准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不相吻合的。

(二)评价标准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关注

1.缺乏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关注

观察是学生创造的源头,在小学数学课堂里,比如学生需要观察才能发现周期现象的规律,才能发现图形覆盖的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能联系生活,发现原来生活里有这么多神奇的规律,让学生产生好奇,学生的创造能力才可能出现萌芽的状态。反之,如果不经过观察,学生囫囵吞枣,从而很难提出自己的看法,独到的见解就更加鲜有了。如何观察,学生有观察的习惯么,学生对于观察的态度如何等等往往在评价的过程被评价者忽视。

2.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关注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的垫脚石。在小学数学课堂里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是单一的,教师应该允许学生选择策略,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对于一些学习的误区要允许学生走入,这正是学生思维发散的过程。而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一般追求具有完美性的课堂,要求面面俱到,对于教师处理学生发散思维的行为避而不谈,对于一些学生质疑,教师"冷处理",在评价过程中评课者往往也是避重就轻。

3.缺乏对学生想象力的关注

知识有限,想象无限,学生的天真再加上自由的想象为他们创造能力的培养插上了可以翱翔的翅膀。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空间有没有打开,教者有没有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环境,有没有给予学生想象的机会,还是以学校的神圣、严肃的枷锁牢牢的套在学生思想上等等这些并没有真正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世界。

(三)课堂教学评价过于关注过程而轻视结果

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教学之中,运用一定的方法,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更好的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例如:在笔者上四年级一堂《三角形的内角和》中,非常注重学生推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过分重视活动的形式,只图课堂表面上"热闹"、"有气氛",动辄就分小组,小组交流等,甚至有的教师只要上公开课就开始分组合作,不管小组合作的形式是否需求,进而淡化了活动的效果。事实上,新理念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的情感投入到教学之中,运用一定的方法,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更好的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说,结果与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说,结果与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并不是一对矛盾,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我们强调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放在教学的首位,是要使学生经历真正的认知过程,获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的知识,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评价结果的运用上,反馈滞后

由教育评价原理可知,只有通过反馈评价结论,评价功能和作用才能得到有效发挥。但是,在课堂教学评价实际活动中,存在着不充分利用评价结论进行决策、调控和教育的现象,这是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很多时候,教师对突发状况或者是学生的某些举动没有及时的评价,导致错过最佳教育时机,使学生没有当时那种强烈的被激励的感受,不能达到良性循环。实际上在评价实施过程中,评价者一般不能够及时反馈评价的结果,最终导致的是对教学内容都有所遗忘,从而反馈内容不完整,或者张冠李戴,悄悄打击了教者教学的积极性。

结语

只有形成完善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才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对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技能。对教师的评价要采取多元的评价主体,这样能够体现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以上问题,还需广大一线教师能够对症下药,将问题都逐个解决,形成最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冬臣.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质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2005:4.

[2]路建中,张君.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2):52.

[3]孔凡哲等.初中数学教育评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

[4]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9.

[5]刘启迪.课程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海峡两岸课程教学评价学术研讨会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06.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