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淄博高谦散文《摔泥炮》

(2024-02-22 17:25:59)

淄博高谦散文《摔泥炮》

梦里萦绕总想起儿时玩泥巴、摔泥炮的经历,它是那样亲切,那样自然,犹如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淄博高谦散文《摔泥炮》

我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出生于鲁中地区的一个偏僻农村。记忆中,我们不像现在的孩子那样各种各样的玩具。那时我们的玩具弹弓、铁环、跳绳等几乎都是由家人和自己亲手制作,当有的玩具很难搞到手的时候,只好用最简单最原始的泥巴来代替了,由此我们还从中找到了无尽的乐趣。

淄博高谦散文《摔泥炮》

我清晰记得那时的农村实行集体化生产劳动,母亲每天都要到农业社里干活,根本顾不上照顾我们。为此散养的我们时常三五成群如同快乐的小鸟,每天蹦蹦跳跳聚在一块做着玩泥巴的游戏,时常是手上粘得是泥、脸上抹的是泥、身上溅的是泥,有时候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泥人......特别是下雨天,房前屋后几乎成了泥巴的世界。这不雨停时节,我与刚子、狗蛋、晋城、大海一道,光着脊梁,穿着裤头,趟完水以后,玩累了,便一屁股坐在东邻李奶奶的大门下,开始了摔泥炮的活动。虽说摔泥炮材料遍地都是,玩法也非常简单,但并不是说它无须水平和技术,相反同任何游戏一样,摔泥炮也是有技术含量的。当时我的初学过程就是在哥哥的指导下进行的。当我把泥和好以后,取下其中一块,在手中摊成圆球状,然后压实,接着把泥巴捏成一个泥碗,泥碗四周略厚实一点,碗底要薄。接着用手托起泥碗,高举过头,扎起马步,口中大喊“嗨”的一声,翻转手掌,将碗口朝下使劲往地面摔只听“噗”的一声,碗口一下炸开,泥炮响了......由此赢得了哥哥的充分肯定。或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迷上了这项让人眷恋痴迷而又脏兮兮的游戏。正常情况下,泥炮是两个人对决,每人和出的泥,多少差不多。于是便开始大小薄厚由各人自己掌握,做好泥炮后,但见对方捧在手上,用嘴呵一呵气,再用手蘸着嘴中吐出来的唾液,在四周仔细地抿一下,然后放到耳朵旁边听一听,检查制作的泥炮质量是否过关,嘴中接着念念有词:“天响地响,没有我的泥炮响!于是使劲往平整坚硬的地面上扣着一摔,泥炮发出清脆的响声。底部被摔得鼓开成或大或小如莲花朵似的一个窟窿,接着由对方开始摊成球状的泥团,开始补窟窿了......有时候因为炸开面积过大的缘故,有的小朋友便开始耍赖,只好把泥团摊成了饼状,由此矛盾也就产生了,你一言我一语,为这事时常是闹得不欢而散.....不过摔泥炮最有趣的是人多的时候,我们采取分组比赛的方式,通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把大家分成几组;把每个组的第一名抽出来进行比赛;最后赛出泥炮摔的最好的做我们的首领接着在大家聚精会神的目光关注中,看谁的泥炮摔的声音响亮?谁的泥炮炸飞的窟窿最大?最终谁就是赢家......有时候泥炮会爆炸出很响的声音,那些胆子小的小朋友,在大家摔泥炮之前,总会吓得跑到一边用两手捂住自己的耳朵,有的泥炮在扣住地面时,因快速落地的缘故加上惯性气流顶起的炮底、飞出去的泥巴竟然溅到了围观小朋友的脸上,更有甚者还会溅到嘴里和鼻孔中,为此引来了大家的哄堂大笑......

淄博高谦散文《摔泥炮》

 现在一晃接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每每回忆起儿时摔泥炮的经历,让我的心里泛起童年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的快乐时光,激起我的未泯童心仿佛又让自己回到了欢乐的童年,于是不由地发自内心说一句:“童年,欢乐的童年,七彩的童年,难忘的童年,让我永远追忆,终生难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