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谦随笔《享清福不在为官》
(2022-04-26 09:54:59)
标签:
图片时评 |
今年初春时节,淄博书法家石峰老师赠给我李鸿章晚年手书的一帧对联。上联是: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下联是: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看后引发了我的思考......
资料显示:1823年李鸿章在安徽合肥出生,27岁那年考中秀才,当时恰逢道光年间。李鸿章天资并不出众,在1845年考取进士身份时落榜,因此投入当时已经名声赫赫的曾国藩门下学习。由于这段师生渊源,因此李鸿章在发达后却跟曾国藩不太对付之事,成为了厌恶他的人攻讦(jié)他的一点。跟左宗棠一样,李鸿章也是借由曾国藩的湘勇军发家的,当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曾为曾国藩学生的李鸿章自然受到了重用,不过二人曾因战术问题爆发过矛盾,李鸿章愤而出走,虽然后来李鸿章被一些人劝回,但裂缝已经存在。果不其然,当李鸿章跟庆亲王一同签署《辛丑条约》后,那些爱国人士发出了:“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的怒吼,李鸿章也因此积劳成患开始“痰咳不支,饮食不进”。1901年11月7日,79岁的李鸿章在北京去世,他的死亡伴随着是《辛丑条约》这不可抹去的污名,但他在晚年时曾写下的一副对联:“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 ”却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细读联对,内容通俗易懂,寓意颇深:它指出幸福的生活并不一定要身处多高的位置,毕竟站得越高责任越大,只要有充实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哪怕身处深山依旧逍遥;同时人人都在追求延年益寿,实际上真正的长寿只要心无忧虑,身无病痛,对外人没有亏欠,就完全可以达到。应该说这也是李鸿章波澜一生的体悟。无怪乎梁启超说过: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它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要活着,还要活得通透,更要学会享受生活享受人生。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处处都充满着挑战和磨炼,我们对于所发生的事情,只有学会看淡,才能让心豁达开朗。否则只会让自己的心愈加疲惫,因为人生不如意处十之八九,所以,得失也好,成败也罢,爱也好,恨也罢,不要对于别人的想法而闷闷不乐,我们始终要开心地做好自己,在自己的世界中随着自己的节奏去生活,只有不在意那么多,只有看淡了一切,才能天天拥有好心情。
记住:人生除了生死,一切都是浮云。在我们拥有的时候,就要好好去珍惜,不要随便挥霍。在失去的时候,也不要耿耿于怀,得失随缘,一切看淡,生活始终要向前看,过去的就让之成为过去吧,不要再去纠结。只有接受现实,活在当下,做一个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活出真实的自我,才能无愧于自己精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