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追忆淄博书画家刘上敬和他的书画艺术

(2022-03-28 15:41:37)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追忆淄博书画家刘上敬和他的书画艺术

淄博书画家刘上敬老师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十多年了,但是他的书画作品依旧被文朋好友精心珍藏着,其人品艺品被大家时常提起追忆留恋。每当此时我总会想起在2009年与《金夕阳》编辑曾庆利老师一同采访他的场景,到现在如在眼前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别人能做到的,我同样能够做到,而且我还要做得更好,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比别人差,我要用行动来证明这一切……”深秋时节,记者在淄博市高新区中埠镇黄金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中,采访了书画家刘上敬老师尽管老人患有偏瘫症已有3年之久,腿脚不利落,左手活动也不灵便,但他依然痴迷于书画艺术,每天坚持挥毫泼墨,寄情丹青创作不止。面对记者采访他心态平和娓娓道来......

 刘上敬老师出生于1945年,或许是铁山周围深厚的文化底蕴熏陶的缘故,他自幼酷爱书画艺术。清清乌河水赋予他艺术的灵性;纯朴的民风给了他宽广的胸怀,巍巍黑铁山铸就了他坚韧的意志。故乡的朝阳、落日、晚霞、山峦、土屋、野花为他提供了无穷的创作素材。幼时家贫无钱买笔,刘上敬以大地为纸,以木棍代笔,作起画来如痴如醉,常常忘记了吃饭、拾柴。文革时期,当别人斗私批修闹革命的时候,刘上敬却躲进了自己的陋室,细细翻阅着一本又一本名家画集,从中揣摩其中的理论精髓。当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刘上敬犹如枯木逢春,迸发出无穷的创作智慧和激情。因有绘画基础,他把爱好和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在家俱上绘画。从花鸟虫鱼到山水人物,他从吴昌硕、徐悲鸿、齐白石、李苦禅、直至范曾、王雪涛、黄胄书画作品中贪婪地吸取着营养,做到习古而不泥古,习今而不雷同,探求作品的独特风格和意境。为求得绘画技艺的提高,1986年已过不惑之年的刘上敬报名参加中国书画函授大学,3年寒窗,习学不辍。受到了曾先国、齐辛民、李波等淄博市书画名家好评和鼓励,并以优异成绩圆满毕业。期间他先后拜访了乍启典、杨振寰、于受万、李昕、姚山晨等书画名家,聆听他们的教诲,并与之切磋交流,书画艺术有了质的飞跃。然而不幸不期而至。2005年4月下旬,那是一个黑色的日子,在进行书画创作时,刘上敬突感身体不适原来是脑血管病症发作,后导致身体偏瘫。作为一名画家,拥有一双健康的肢体是何等重要,然而他却没有了。他彷徨过、苦闷过、犹豫过……是社会大家庭给了他温暖和希望。他不会忘记爱人、子女悉心的照顾,亲朋好友善意的规劝,上级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刘上敬开始了艰难的思考,高士其、张海迪、朱彦夫、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形象闪烁在他的眼前......他鼓舞自己要振作起来,要想方设法拿起自己的画笔,用自己的丹青笔墨,表达自己的心性,用自己的书画艺术给人以快乐力量,做到讴歌生活服务乡亲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奉献社会有益人生。他清晰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他用颤抖的手,哆哆嗦嗦画出了大病初愈后的第一幅国画作品《牵牛花》。尽管作品刚刚成型,看起来有些稚嫩,他却激动地流下了泪水。因为他相信自己还能行。自此多少个不眠之夜,刘上敬徜徉于书画艺术创作的海洋里,创作出大量的书画佳作,并取得了骄人的佳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追忆淄博书画家刘上敬和他的书画艺术

纵观刘上敬的书画作品,花鸟虫鱼灵秀清俊,运笔用墨活泼多姿,色彩简洁明快雅俗共赏。他的国画作品《国色天香》,不露媚俗饱满花大色艳凝重,寓意人们对生活的挚情与憧憬。历代丹青高手善画竹,或者秀逸俊雅,或者孤傲清高。刘上敬画竹则是侧锋走笔,一气呵成竹竿,以点线组成竹节,继承了郑板桥等人的画竹清劲挺拔的特点,并通过水墨的浓淡渗化追求西画的立体意境,使亭亭翠竹显得愈加高风亮节,给人以挺拔向上朴实清新之感……对于龙虾作品他更是情有独钟心生最爱,现场我们看到:他平心静气,悬腕提笔,凝神挥毫,寥寥数笔,一条活灵活现的龙虾已跃然纸,稍停片刻,几条姿态各异晶莹剔透的虾又竞相展现在笔底,稍作处理后题款盖章,一幅栩栩如生的《六顺图》便创作完成。采访中,他告诉我们:张鸿信作为自己的恩师,多次指导他“虾”的绘画与创作,让他从虾的纯洁、淡泊和超俗中找到奋进的信心和力量,这下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期间为了把握虾的神态,他还迷上了养虾,通过悉心观察然后铺纸提笔,反复揣摩用墨、运腕、造形的微妙变化,以求笔下之虾与活虾的形似与神似。与此同时还从齐派画虾艺术中汲取营养,专心研究,悉心学习,勤学苦练画虾技艺有了长足进步。只见画面上只只水虾,五爪开合并拢,身躯节节透明,虾须柔韧,飘逸灵动,它们或游或嬉,有聚有散,有动有静,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再加上那清秀俊逸的行书题款,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赢得了大家的广泛好评。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追忆淄博书画家刘上敬和他的书画艺术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追忆淄博书画家刘上敬和他的书画艺术

辛勤的付出换来的必将是甘美的收获。自从1992年开始,刘上敬老师经过执着追求拼搏进取先后加入中国农民书画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淄博分会,并成立了铁山书画社。他创作的《龙虾》作品获全国中华杯书画大赛二等奖后一发而不可收,国画作品入选“华风”书画精品赴日本展出;在国际陶瓷琉璃艺术节中华书画大展中获二等奖;在辽宁省美协、文物局举办的“萨尔浒”杯全国书画大赛中,他创作的国画作品《硕果》获得一等奖。1998年,他创作的国画作品《朝晖》获得全国“渔洋杯”书画大赛二等奖,1999年他创作的书画作品《丰收》入选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获得了二等奖,期间,刘上敬被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命名为“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其艺术传略入编《世界艺术家大辞典》、《山东书画家》、《中国文艺工作者协会、亚太地区名家书画集》等多种辞典,有多幅作品被书画院、博物馆和外国友人收藏。2009年刘上敬还被中国国画院、中华书画杂志社、今日水墨杂志社、人民书画编辑部、中国艺术名家网授予“中国百强书画新闻人物”荣誉称号。 

生前刘上敬老师以诚待人为人谦和,文朋好友时常和他聚在一起交流书画艺术求同存异共同提高。我们去采访他的时候,他和大家在一起谈笑风生其乐融融他们之间保持着纯朴的品质和人品的高洁。邻里乡亲慕名前来求字画,刘上敬老师虽然腿脚不便,只要力所能及都会欣然应允。他从民众中汲取营养又回报于民众,自然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书法家张思厚得知刘上敬的感人事迹后,在感慨之余为他专门题写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书法作品,并附释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刘上敬精心装裱悬挂于自己的工作室并从中找到奋进的力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追忆淄博书画家刘上敬和他的书画艺术

然而天妒英才,2011年刘上敬因为身体原因突发疾病,最终离开了他这个为之眷恋的世界。留下他的书画作品在文朋好友中广为传颂。让人在感到惋惜之余,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