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淄博高谦随笔《屋梁上的提篮》

(2022-03-11 07:59:11)
标签:

图片

淄博高谦随笔《屋梁上的提篮》

去年秋天,我与文朋诗友一道去南金农民博物馆参观时,在破旧的房屋(模拟造型)里面,又见到屋梁上悬挂的提篮,虽然带着岁月的斑驳破旧不堪,却一下触发了我的思绪,犹如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鲁中地区的农村老家,受落后生产力的影响,家家户户几乎都是土屋土墙,生活不仅拮据,而且老鼠横行野猫猖獗,为了防止它们盗食,同时也为了预防我们这群天真无邪孩子们的贪嘴,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在屋梁上悬挂提篮的习惯。印象中我家的提篮是父亲用竹篾编制的,不仅结实耐用,而且透气性良好,为了防止食物变质和尘土沾染,时常在上面盖上了毛巾。收拾停当外,通常用一个铁钩在屋梁上把提篮挂好,里面放着点心、麻花、花卷、食糖等零食。这些食品虽说在现在看来是再普通不过了,也没有让人值得欣喜留恋回味的地方,但是在那个缺衣少食生活窘困的岁月里,我们只有在春节期间才会吃到如此的美味啊,所以大家视若珍宝格外珍惜。记得有一次,我与姐姐为了吃到篮子里的食物,趁着父母外出的机会,如同做贼一样,蹑手蹑脚踩着凳子飘起小脚去够,谁知美味没有吃到,板凳却绊倒了,一下我摔得鼻青脸肿,为此姐姐挨了母亲一顿狠尅……记忆中,农村的生活虽然清苦却是温馨的。为了生存,母亲拉扯身边的四个孩子,每天都要起个大早推磨子,童稚的我像个跟屁虫尾随在母亲身后,伴着石磨吱吱呀呀的转动声,我为母亲这种整日辛勤的劳作所困惑和不解。经常问母亲:“娘,咱啥时候也能天天吃上提篮里面的白面馒头?”母亲看着童稚的我,苦笑道:“星儿,你放心今后咱家的日子肯定会好的。”经过一上午劳作,母亲把碾好的玉米面放上适量的榆叶、榆钱、槐花以及其它野菜蒸成菜巴拉子,吃起来好像津津有味,我却皱着眉头难以下咽,自此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我明白了农家人的生活是何等的艰难与贫困。于是每天放学后,我如同放飞的小鸟总爱把书包往家中的床上一放,一边做作业,一边眼巴巴地瞅着屋梁上的提篮,母亲看到我如此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表情,知道我真是馋坏了,于是最终拗不过我的再三请求,便起身踩着板凳,将提篮够了下来,拿出了我们喜欢的零食。通常给我一把冰糖,给姐姐两块糕点,剩下的又放回提篮当中了。姐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把糕点很快吃完了......我则舍不得全部吃掉,小心翼翼的放在嘴里慢慢品尝,第二天上学的时候,将剩余的冰糖拿出来在同学们面前炫耀,招来的却是羡慕和嫉妒的目光,有时候同学们一边起哄一边聚集着围了上来,谄媚的说道,让我尝一下,求求你了.....于是在大家期盼的目光中,只好与小伙伴们共同分享了。尽管如此,在我的记忆中,屋梁上提篮里的美味,除了我与哥哥姐姐品尝以外,没有见过母亲吃过一次。对此母亲不止一次告诉我们说:“过日子必须精打细算细水长流,否则会出现断顿现象,更何况家中来了客人,特别是像你们一样大的孩子,咱们都会抓瞎,让娘的脸面往哪里搁呀!”我好像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懂事的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记得有一次当我把零食送到母亲嘴边的时候,母亲赶紧推脱着说道:娘不吃,还是留着你与姐姐吃吧!现在你们正在长身体呢,再说娘年纪大了,吃了也没有什么用了。”姐姐在里屋听到母亲的话语,眼泪顺着脸颊缓缓滚落下来。于是她没有再听母亲的劝说,强行拿出一块糖果,剥掉纸皮便硬送到了母亲的嘴里,糖果在母亲的嘴里开始融化,她不停地说道:“还是糖甜呀,你们的心意娘领了!” 于是我开始静下心来做着作业,目光终于不再朝屋梁上的那个篮盯看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大概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全面推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个人收入也出现质的飞跃,各种家用电器开始进入农民家庭,自然屋梁上的提篮也逐渐被电冰箱等各种家用电器代替了,现在每每回忆起那段历史,我想它不仅见证了我的成长历程和那段艰苦的岁月,通过新旧对比,会让我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心中自然充满了信心与力量,于是又找到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