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红颜祸水一词之由来,语出《赵飞燕外传》,以赵飞燕为红颜之“祸”,但为何加“水”字?盖作者以汉为火德,所以祸水灭火,意即祸汉,但是这恰恰暴露出作者对汉代五德之无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四三指出:“旧本题汉伶元撰,末有元自序。称字子于,潞水人,由司空小吏历三署刺守州郡,为淮南相。其妾樊通德,为樊嫕弟子不周之子,能道飞燕姊弟故事,于是撰赵后别传。其文纤靡,不类西汉人语。”而所谓红颜祸水之说,实际上是作者误解汉代五德更换之序而来,《提要》引王懋竑《白田杂著》之《汉火德考》,指出汉初用赤帝子之祥,旗帜尚赤。建国初仍袭秦旧,为水德。汉文帝时听从公孙臣建议,改用土德,色尚黄,其事未行,至汉武帝正式改正朔,色尚黄,印章以五字,则用公孙臣之说也。王莽篡位,自以为是黄帝之后,当为土德,而用刘歆之说,以汉为火德。东汉刘秀以图谶为依据,继续为火德。《提要》指出:“有祸水灭火之语,不知前汉自王莽、刘歆以前,未有以汉为火德者,盖其误也云云。“
也就是说,《赵飞燕外传》著作年代可疑,起码可以肯定是对汉代不熟悉的人写成,由于中晚唐诗歌中已经屡见《赵飞燕外传》中的名词和典故,所以现代学者认为该书成于唐代,乃中国艳情小说早期经典。
前一篇:现存最古老的牛郎织女石像
后一篇:沈雁冰(茅盾)《也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