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于赓哲
于赓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98
  • 关注人气: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长治天台庵唐代木构正殿

(2015-05-14 15:07:43)
标签:

杂谈


天台庵,位于平顺县城北25公里的北耽车乡王曲村,天台庵建于村中孤坛山上,四周青石砌岸,距地平高出8余米。创建具体时间不详,现仅存正殿三间,规模虽小,却是我国现存木结构建筑中极其珍贵的实例,为全国仅存的四处唐代木构建筑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位置及平面图:

http://ww4/large/b36f5f00tw1es3shwqrnij20g70dhdiy.jpg  

天台庵正殿座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平面为正方形,单檐歇山顶,歇山收分较大,屋顶坡度平缓,明间开间大,次间仅及明间之半,也是我国现存早期建筑平面柱网极为少见的例子。

 

http://ww2/large/b36f5f00tw1es3sil65i0j20kj0i3taw.jpg 

古建筑上的斗拱,是我国建筑发展演变进程中时代特征极为明显的标志。天台庵佛殿上的斗拱,结构简洁,手法古朴,枋用材断面颇不一致,用材比例与宋代《营造法式》中的规格略有差异,说明晚唐时古代建筑的模数制在偏僻山区还未统一。天台庵无疑是唐制至宋制的过渡实例。

http://ww3/large/b36f5f00jw1es3sk7our5j20hf0e7ad7.jpg 

天台庵正殿为单檐歇山顶,两翼檐角明显翘起。歇山收分较大,屋顶坡度平缓,为现存宋以前歇山建筑中的孤例。

 http://ww4/large/b36f5f00tw1es3sk8mr0wj20jv0hzdk5.jpg 

柱头斗拱十分简洁,仅在栌斗口内出华拱一跳,为铺作制度中所见“斗口跳”之首例,之前只在敦煌初唐壁画中所见;梁架与斗拱连接紧密。其“泥道拱隐刻”手法之前也只在太原天龙山北齐窟檐和唐代石刻文物中得见。

 http://ww4/large/b36f5f00jw1es3sn63t70j20hf0e7ad7.jpg 

殿内大梁仍可见有彩画。明间施对开板门,两次间设直棂窗,均极古朴。

 http://ww1/large/b36f5f00jw1es3sp3j2zxj20i90gh783.jpg 

天台庵附属文物只有唐代龟趺座螭首造像碑一通,通高25米,宽08米,厚025

米。碑阳横竖方格依稀可见,但字迹漫漶不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