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每日医疗社会史#
古人怎么称呼孩子的夭折?古代婴幼儿夭折率极高,所以将婴幼儿死后的丧事安排纳入礼法体系中,而且还将命名与否视为是否哭丧的标准,从《仪礼》来看,孩子生下来三个月才给起名字,这大约是经验积累,因为三月以内婴儿夭折几率很高所致。三个月以后才算稍微稳固。从诞生到十九岁,死亡后皆有专门名称,《仪礼注疏》:“盖未成人也,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二為中殤,十一至八嵗為下殤,不滿八嵗以下為無服之殤。無服之殤,以日易月,以日易月之殤,殤而無服,故子生三月,則父名之,死則哭之,未名則不哭也。”这段文字中“以日易月”指的是穿丧服一日算一个月。可怜的三个月以内婴儿,死了家长不哭,也没有名字,纯属古人婴儿生命观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