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教寺——讲经说法,念佛参禅的最胜道场

标签:
七宝教寺美景旅游摄影 |
七宝教寺第一掀土已经无从考究,根据闵行图书馆记载,大约在五代十国后晋天福年间(936-946年),最早的文字记录始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所撰《重修七宝寺大雄宝殿碑记》。七宝教寺,最初位于松江陆宝山,现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新镇路1205号,俗称陆宝庵、陆宝院。据传五代十国时此庵迁往淞江,吴越王钱镠赐以金宝莲花经,并云“此亦一宝也”。庵遂改名七宝寺。因江水啮岸,宋初再迁,移今七宝地。





七宝寺始建确切年代已不可考,据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所撰《重修七宝寺大雄宝殿碑记》文中说“溯其创始之代邈不可稽矣”,只知其从吴淞江迁徙至本地。另有一种说法是:西晋松江著名的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人称“云间二陆”),被晋成都王司马颖杀害,后裔修建了祭祀他们的香火祠,名为“陆宝祠”,后更名为“陆宝庵”,距今近1700年。






现在,幸逢人民政府英明领导,国运昌隆,七宝教寺得以重建。今天的七宝教寺,为香港著名设计师俞宗翘先生设计,其特点是柔合汉唐以来早期古寺建筑为基础,充分使用现代工艺和材料,继往开来,建成与时俱进的新世纪佛寺,建筑群由南向北,依次建山门,钟鼓楼,天王庙,大殿,讲经堂,法堂,藏经楼,僧寮,客房等,并配以七层宝塔,庄严雄伟。整个塔寺处于精美秀丽的百花园中。在这庄严清净的佛国中, 宏扬佛法,净化心灵,祝福社会,国富民安。信步园中,心旷神怡,静坐石墩,杂念俱消。七宝教寺是讲经说法,念佛参禅的最胜道场之一。




今天的七宝寺乃移址重建于2002年,汉唐建筑风格,朴素大方,庄严肃穆,总体上分寺、园两部分,占地43亩。有教寺桥、正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经堂、法堂、藏经楼、六十星宿长廊、宝塔。寺院内东有牡丹花园和聚宝莲池。牡丹花园有牡丹亭。聚宝莲池汇聚了镇寺六宝铸铜雕塑,飞来佛铸铜佛像现在飞来佛殿里供奉。聚宝莲池周围设有画廊和诗廊,美其名曰“古风长廊”。寺院西设慧心花园。花园里树木、绿草、繁花丛生,另有听松亭、丰日亭、经幢台,经幢台雕刻精细,颇具观赏价值。在原西南角为垒巉崖,含"河梁栈道"、"崖上桃红"、"孤山云台"、"弈林风云"四景,天王殿前设广场,信奉可在广场上燃香供奉许愿。寺临蒲汇塘河与横沥泾河交汇处,别有景致。2003年1月23日举行了开光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