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杀人元凶是谁?————看希区柯克的惊悚电影《惊魂记》

(2017-11-19 22:29:28)
标签:

文化

分类: 电影评论

                    杀人元凶是谁?

                                             ——-看希区柯克的惊悚电影《惊魂记》

       近日又抓了个闲差,借机集中看了一批外国电影,看电影是我一直到现在都极其热衷的事情,http://s1/mw690/003hGGB9zy7fW6mj99C80&690可一旦成了任务,尤其一些极不想看,但又不得不看,而且还要看出点名堂来的电影,那可真是一种苦难和两个小时的煎熬。就像文学课教员,不得不按照教学大纲,去讲你非常不喜欢的一部作品一样。

       1960年摄制的美国电影《惊魂记》(一译《精神病患者》)当然不属此类。此片曾获得1961年第18届金球奖最佳女配角奖,并获33届奥斯卡四项提名(包括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女配角和最佳艺术贡献奖)。《惊魂记》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悬疑电影的经典之作。在这部影片中,希区柯克首次以音像的形式,把精神疾病引发的犯罪行为公诸世人,让观者在震愕、恐惧之余,陷入到巨大的矛盾中。它让人们悲悯地去思考:真正的凶手应该是什么?因为这是人无法主宰的悲剧啊,在文明社会中,这样的悲剧难道是不可制止的吗?否则的话,那才是真正的人类的悲剧!

       http://s3/mw690/003hGGB9zy7fW6oMQgy12&690影片根据劳拉·柏洛区的小说改编。玛丽安携带着老板让她存入银行的四万美金潜逃。她计划投奔她的男友山姆。中途大雨滂沱,她被迫停宿在公路旁孤零零的贝兹旅店。年轻的店主诺曼是个具有双重人格的精神病患者,他杀死玛丽安后,毁尸灭迹。对诺曼产生怀疑的私家侦探亚伯·盖兹也被其杀害。山姆和玛丽安的姐姐莱拉追踪到旅馆,最后终于挖出真凶。而心理医生也对诺曼的罪行做了科学的解释。

按照心理医生的分析,年青的诺曼和母亲相依为命,但他发现母亲与男人苟合。极度的嫉恨使他杀死两人。出于对母亲的不舍和依恋,他又把母亲的干尸置于家中。从此他生活在他自己和母亲的两人共存的双重人格中。他会同时以两个人的情感和语言去思考、论辩和争吵。玛丽安的到来,真实的诺曼自己向玛丽安倾诉,而意念中作为母亲的诺曼却又出于强烈的嫉恨而杀死了玛丽安。凶杀后,真正的诺曼自己又为母亲的诺曼去消尸灭迹。所以,这一案件涉及到心理的残疾和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从此意义上说,《惊魂记》是最早用影像普及心理疾患知识的影片。影片让我们认识到,当某种意念控制着患http://s5/mw690/003hGGB9zy7fW6sw4Qsc4&690者的时候,患者的一切行为都是不自知的,从此意义上说,影片再现了一个非道德观念所能涵盖的凶杀案。影片的最后,是诺曼女声的悲鸣“我见到小动物都不会把它弄死啊!”究竟是谁杀死了玛丽安?应该严惩的元凶到底应该是什么?这是影片结束之后,令每一个观者挥之不去的困惑。

《惊魂记》是希区柯克创作成熟期的作品,也是心理恐怖惊悚片的开山之作。在美国电影研究院百部最佳惊悚悬疑片排名榜上,位居第一。从结构上看,影片自然分成前后两部分,开始就是玛丽安的行为始末及其被杀,之后才是案件的侦破及诺曼的落网。影片的镜头语言一直围绕着的就是http://s2/mw690/003hGGB9zy7fW6v4kmJe1&690四万元美金,老板把钱交给玛丽安,要她存入银行;她看着放在床上的裹着的现金;警察检查她的证件,她把钱悄悄从钱包取出,放起;在汽车行,她躲在卫生间取钱,藏钱;在客房,她警觉地收起钱。这一切的细节都造成一个假象,凶杀与钱有关!但让观众大惑不解的是,诺曼竟然把包着四万美金的纸包和玛丽安的汽车一起沉入沼泽,这一切都为影片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悬念。希区柯克说:“该片的结构是极其有趣的,其内容包含着我要以极大兴致同观众玩耍的试验。在《惊魂记》里,我无时无刻不在驾驭观众的注意力,其劲头不亚于我玩管风琴。“ 导演一直紧张地牵引着观众的,就是凶手因钱而谋杀的预想,这个预想越坚定,影片最后的真相大白,也就越让人意外。

http://s1/mw690/003hGGB9zy7fW6xYHeMb0&690另外,影片通过细节和镜头语言渲染恐怖,达到惊悚的效果。其中血溅浴室一场,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史上惊恐制作的典范。可贵的是,影片达到恐怖的极致,但不血腥,这在惊悚片中是很难做到的。影片中,浴室、水流、洗浴和外景的瓢泼大雨、玛丽安惊恐的脸、举刀女人的剪影、溅到瓷砖上的血,带血的水流等镜头,快节奏地叠加在一起,在极度的紧张中把恐怖感推向高潮。但编导者在极致地渲染恐怖的同时,却又刻意回避了凶杀的场景,特别是在彩色片已经普及的1960年,希区柯克竟出人意料地采用黑白胶卷摄制。他解释说:“在生活中还是在银幕上,我都不喜欢看到鲜血。我把《神经病患者》(即《惊魂记》)拍成黑白片是因为我不愿再洁白的浴室里弄上红色的鲜血。”所以,回避血腥和暴力,是编导者拒绝彩色片摄制的原因之一。而这恰恰是希区柯克高贵而洁净的美学追求,这也是当时和此后众多恐怖片制作者们所达不到的艺术境界。

1、希区柯克像。

2、《惊魂记》(一译《神经病患者》碟片包装盒画面)。

3、玛丽安与情人幽会。

4、玛丽安携带老板的四万美金潜逃。途中被一警察拦住,检查其车照。

5、贝兹旅店年轻店主诺曼。房间内他亲手制作的猫头鹰等标本增加了房间的神秘感。

http://s13/mw690/003hGGB9zy7fW7fs5Aw1c&690                 1、在贝兹旅馆内洗浴的玛丽安惊恐万状的脸。

http://s11/mw690/003hGGB9zy7fW7gugtk8a&690                 2、把刀刺向玛丽安的一个健硕的女人的剪影。

http://s6/mw690/003hGGB9zy7fW7hqB2l85&690     3、私家侦探亚伯·盖兹向诺曼调查,后被诺曼杀死并毁尸灭迹。

http://s12/mw690/003hGGB9zy7fW7irqyL3b&690  4、山姆和玛丽安的姐姐莱拉希望警方介入侦破,警方的冷漠是他俩决定自己去了解真相。

http://s14/mw690/003hGGB9zy7fW7jicah6d&690                     5、警长不相信诺曼与其母生活在一起。

http://s2/mw690/003hGGB9zy7fW7jTyW531&690                                      6、山姆和莱拉。

http://s8/mw690/003hGGB9zy7fW7kztr147&690   7、莱拉偷偷潜入诺曼密室,发现诺曼母亲的干尸,惊恐万状。

http://s5/bmiddle/003hGGB9zy7fW7l1w8Y14&690                          8、诺曼悄悄尾随莱拉赶到密室。

http://s16/mw690/003hGGB9zy7fW7lznSDef&690           9、诺曼戴上女人的发套行凶时,被尾随而来的山姆制服。

http://s11/mw690/003hGGB9zy7fW7lXCD8aa&69010、被拘禁的诺曼惊恐无措。他以女声表示另一个“她”的怯懦和无辜。

http://s5/mw690/003hGGB9zy7fW7mmqI4e4&690  11、百叶窗后的山姆和玛丽安,幸福如梦幻。一念之差,酿成大祸。凶手究竟是谁呢?现实中的诺曼?意念中的诺曼之母?掌控着可怜的诺曼的病魔?
还是并不完善的医疗和社会体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