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2/large/b363e619jw1fcfxpwv0foj218g0vy7il.jpg
这张照片,是一位台湾同胞公布在网络上的,作为他的父辈参加旧中国空军经历传记的插图。这张照片拍摄于民国三十五年,也就是1946年,此时抗战已经胜利。画面中的记述文字显示,这些人是当时空军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考工室工作人员。考工室,是负责掌管技术规范和工艺规程的部门,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工艺室,兼有部分质保部分的职能。照片上这些年轻人,都曾经奋斗在航空动力工业,为抗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青春和汗水——虽然他们头上戴着晴天白日徽。对于中国航空工业史,这张照片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它的拍摄地点,是贵州大方县羊场坝——这里是抗战时期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所在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一些中立国断绝了对我国的飞机供应,兴办航空工业迫在眉睫。1940年,国民党通过在大定县(即现在的大方县)考察选址,决定在羊场坝的溶洞群中,建立航空发动机制造厂,这就是“中国空军航空委员会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对外称“云发贸易公司”,直属国民党航空工业局,是国民党专门生产飞机发动机的军工厂。1941年5月,原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由昆明迁到羊场坝的乌鸦洞内,全厂有员工2300名,羊场坝从此走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旧中国航空动力产业的重要基地。
今天站在乌鸦洞口,那掩隐在树林、灌木丛中的坚固堡垒,依然还散发着威严的气息。隐藏在堡垒后面的,就是主厂区,当年的三层发动机生产车间。从1943年开始装配到1946年,该厂装配制造的航空发动机有力支援了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作为中航工业贵州航空工业集团(○一一基地)的航空工厂继续为新中国航空事业服务,直到上世纪80年代工厂陆续搬迁到贵阳附近。
http://wx1/large/b363e619gy1fcfxnm4rvrj20ms0h5tbd.jpg
http://ww2/large/b363e619jw1fcfxortvfhj20ms0h3408.jpg
乌鸦洞这座内有乾坤的溶洞,当年国民政府发动机制造厂就设在其中。
http://ww3/large/b363e619jw1fcfxnxb5wxj20ms0h3jss.jpg
http://ww3/large/b363e619jw1fcfxnxf5vxj20ms0h30u0.jpg
洞内这样的厂房上下共四层,一至三层为机械加工生产车间,顶层是中央仓库和装配车间。解放后,这座工厂仍然作为贵州航空工业集团的重要工厂为中国航空事业服务多年。
http://ww4/large/b363e619gw1fav5lo0tnwj21kw19iah7.jpg
2017年《航空知识》征订全面开始,欢迎到各地邮局订阅。2017《航空知识》更精彩!本刊邮发代号2-410,到邮局报出本邮发代号即可订购本刊,全年12期订阅价14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