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操作太空监测站

(2017-01-27 23:15:36)
标签:

杂谈

上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苏联在1957年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地球轨道,人类开启了太空时代的大幕,随着幕布的撩开,同时启动的还有美苏之间太空技术的明争暗斗。50年代末期,日本Structoys玩具公司出品的这件太空监测站电动玩具,就反映了当时美国太空活动的一个片断。

这件玩具描绘的是典型的太空飞行器跟踪监测基站,专门服务于“发现者”(Explorer)和“前卫”(Vanguard),二者都是美国早期人造卫星,1958年发射升空。监测基站左侧有硕大的雷达天线,右侧是一个高耸的铁塔,基站控制面板正中央,是圆形的透明硬塑料“雷达屏幕”,透过屏幕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个彩绘的铁皮地球,地球周围环绕着两颗由金属杆支撑的塑料“人造卫星”,分别代表“发现者”和“前卫”。装好干电池,启动开关,雷达屏幕里的人造卫星就会开始绕着地球旋转,而孩子们则可以操作右侧的摩尔斯电码发送按键,按照摩尔斯电码“向卫星”发送滴滴答答的信号——就和航天测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一样。当然,那些工作人员实际上并不是用摩尔斯电码和太空飞行器沟通。

http://ww1/large/b363e619jw1fc5lekrzwwj21271dpk9s.jpg

20世纪50年代末期日本Structoys公司出品的铁皮电动玩具太空监测站。

http://ww4/large/b363e619jw1fc5lev5957j21kw11sqt0.jpg

空监测站上的“雷达监测屏幕”特写,里面能看到铁皮地球和两颗人造卫星。

http://ww3/large/b363e619jw1fc5lf29995j20fu0mfn0o.jpg

http://ww2/large/b363e619jw1fc5lf3n13uj20wo1cmqu3.jpg

监测站侧面彩印的宇航员和太空火箭图案,这些元素在当时很有市场号召力。

http://ww1/large/b363e619jw1fc5lfc04ckj20x50n3gub.jpg

http://ww1/large/b363e619jw1fc5lfbnzevj20vk0mngsv.jpg

包装盒上印有操作说明。完善直观的产品说明从50年代末期起来就成为日本制造的典型特征。“傻瓜式”的操作概念也就是从那时起逐渐萌芽的。


以50年代铁皮玩具的工艺水准看,这件日本铁皮玩具做工相当精致,控制台上密集印着各种仪表、开关和指示灯。跟踪监测站的侧面彩印着宇航员和航天火箭图案。高耸的金属塔架上有一盏红色电灯。如果手上有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原品,换上5张美元百元大钞没问题。


http://ww2/large/b363e619jw1fc5lflwovkj20ur0ki76g.jpg

真正的美国“发现者”人造卫星,这是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http://ww4/large/b363e619jw1fc5lfrsusdj20rs0lndho.jpg

真正的美国“前卫”人造卫星,这颗卫星个头其实很小。


http://ww4/large/b363e619gw1fav5lo0tnwj21kw19iah7.jpg

2017年《航空知识》征订全面开始,欢迎到各地邮局订阅。2017《航空知识》更精彩!本刊邮发代号2-410,到邮局报出本邮发代号即可订购本刊,全年12期订阅价144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撒旦导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