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STOVL疑云

(2015-05-05 20:36:39)
标签:

杂谈

最近关于中国“歼18短距起飞/垂直着陆的海军型战斗机”传言甚众。不少西方媒体认为“歼18”是小型航母的最佳选择。歼18这个型号究竟是否存在,我没有充分依据。但如果考虑一下中国海上力量投送的需求,你会发现VSTOL或STOVL对于中国而言的确具有不小的现实意义。
对于中国海军而言,近30吨的歼15舰载机作战能力显然较为全面,自身航程较远,能够携带强大的远程攻击武器,算是海空作战的多面手。但考虑到中国当下装备的中型航母,以及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大可能拥有类似“尼米兹”那样的大型航母,这意味着单艘航母的载机数量会相当有限。“辽宁”舰一级的航母仅能搭载24架歼15和12架舰载直升机,即便未来两个航母战斗群联合作战,舰载固定翼战机不过50架,以这样规模的舰载机资源,分散于舰队防空、近岸支援、战场遮断、空优任务以及远程海空突击,则变得较为短缺。
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英国舰队两艘轻型航母总计拥有28架“海鹞”和14架“鹞”GR.3,与之相对的,是阿根廷空军约122架喷气式战机,其中50架执行空优任务,其余则作为攻击机。当时美国海军认为英国以如此兵力要重夺马岛在军事上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一判断主要是依据航空装备资源配置规模做出的。在实际作战中,英军航空兵资源的确相当紧张,舰队在阿军空袭中遭受不小的损失,战场支援和遮断也尤为吃力。若非阿军在海空兵力使用上策略不当,英军的损失可能难以估量。
美军F-35计划中最难缠的型号是STOVL的F-35B,尽管先后遭遇了超重、发动机过热、零部件故障和软件等诸多问题,但海军陆战队痴心不改。他们知道,两栖作战需要及时快速地投入巨大的航空资源,在高烈度和大机动作战中,常规航母舰载机难以从舰队防空、空优、和远程突击任务中分心,只能依靠那些甲板局促的两栖突击舰和STOVL战机。虽然这些STOVL腿不算长,但在航母战斗群建立的庞大空优圈内,STOVL完全可能抵近战区,高频次高精度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中国在两栖作战中,同样有类似的问题,中国的海空作战资源规模更为有限,STOVL的现实色彩甚至更浓。
如果中国真的需要STOVL战机,F-35B的动力系统方案是很好的借鉴,但这样的发动机对于中国当前的航空动力产业仍是不小的挑战:发动机控制系统、升力风扇系统、复杂传动机构、推力矢量喷管、辅助稳定喷流系统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航空动力近年来的进步应该已经足以支持类似高技术发动机的预研,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真的会有好消息传来。希望如此。
http://ww4/large/b363e619gw1ertnmh26imj20c8089gm2.jpg英国皇家海军001号“海鹞”FRS.1战斗机正在“无敌”号航母上方悬停。马岛战争中,有限的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为英国远征舰队提供了舰队防空、对地支援、空优夺取、战斗巡逻等全方位“服务”,资源相当紧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