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封舟出洋顺风针路图》

(2013-01-30 16:37:56)
标签:

钓鱼岛

日本

地图

领土

争端

杂谈

分类: 杂七杂八

http://s2/mw690/b363e619gd47d726399c1&690

这张珍贵的清代《封舟出洋顺风针路图》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记录的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朝廷遣使册封琉球的航路。该图以上南下北为制图准则,用黄色表示低平的陆地,用蓝色表现耸立的山峰和岛屿,描绘了由福州罗星塔(在今福建马尾)出航,依次经东沙岛、鸡笼山(今台湾基隆港)、钓鱼台(即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姑米山等,最终到达琉球那霸港,并由那霸返回福州的航程。中国先民最早发现钓鱼岛列屿并为之命名。早在成书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中,就记载了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筹海图编》的《沿海山沙图》中,也将“钓鱼屿”及附近岛屿纳入福建海防区划。从明永乐二年(1404年)直到清光绪五年(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并为止的400多年间,中国政府共遣使册封琉球国中山王24次,册封使出航海路上,钓鱼岛是中途必经之地,中国册封使撰写的报告中,记载了大量关于钓鱼岛的各种资料。康熙五十七年赴琉球册封使徐葆光所著《中山传信录》中明确记载:“姑米山,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可见,在姑米山以西很远的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显然是中国的属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