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访埃及散记

(2024-10-21 08:25:38)
标签:

旅游

历史

埃及

金字塔

卢克索

(全文2850字,图片在文章之后,若欲速览,请跳过文字部分)

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埃及谚语说,“人类惧怕时间,时间惧怕金字塔”。吉萨金字塔群,矗立在吉萨高原上,见证了埃及的兴衰,它们是四千五百年前,古王国第四王朝的胡夫、哈夫拉、曼卡拉祖孙三代法老及王室陵墓。胡夫金字塔最大,据测算,大约由230万块、平均2.5吨重的石块砌成,哈夫拉金字塔略小,但地基稍高,给人更雄浑高大的错觉。毋庸置疑,大狮身人面像是埃及的地标,像长73米高20米,人面狮身、头东尾西,它最初的名字和用意已无人知晓,可能代表很多东西,比如“地平线上的荷鲁斯”、法老、太阳神、亦或守护者,它和方尖碑一样,对后世的古希腊、古罗马、犹太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像一茎莲蓬,自南而北贯穿埃及,在地中海入海口结成三角洲。周期泛滥的河水,为河谷、三角洲送来肥沃的土壤,孕育了早熟的文明,邦国以古都孟菲斯(今开罗西南二十公里)为界,河谷地带为上埃及,三角洲为下埃及,公元前三千一百年,上埃及统一了上下埃及。古埃及历经前王国、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晚王国、托勒密时期,公元前30年,托勒密王朝的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兵败自杀,古埃及沦为罗马行省,法老时代终结,之后,文明中断,公元639年阿拉伯帝国将埃及伊斯兰化。

埃及的南大门阿斯旺,地处河谷绿洲,是古埃及民族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绿洲“不绝如缕”,目光所及、河岸百米即荒漠砾石,几乎寸草不生。阿斯旺大坝横截尼罗河,形成绵延千里的纳赛尔湖,一衣带水南接苏丹国。阿斯旺南下三百公里,纳赛尔湖西岸的阿布辛贝神庙,营造于新王国第十九王朝的国王拉美西斯二世,距今三千三百年。国王尊称法老,滥觞于这个时期。阿布辛贝神庙在河岸山体上开凿,包括两座岩窟神庙。拉美西斯二世神庙的大门是四尊拉美西斯二世的靠山坐像,高大宏伟、直如天神,注视着尼罗河谷地苍生蝼蚁。神奇的是,设计者运用天文知识,在每年221日和1021日,也即拉美西斯二世生日和登基日,让阳光穿过60米的幽长廊,照射在神庙尽头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上!文明是一道光、一种信仰,金光披撒在国王身上,确认君权神授,国王就是法老、就是太阳神阿蒙之子。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左侧,是献给宠妃奈菲尔塔瑞的哈索尔神庙,“只要尼罗河还在流动,太阳仍在照耀,我对她的执着永远不会消失”。好大喜功的君王,总有相似的故事。

尼罗河承载了埃及七千年历史,翻阅埃及历史,当然还要在尼罗河上。1876年,英国成为埃及宗主国,英国商人开启了尼罗河的河轮商旅,欧美的考古学家、游客纷至沓来,小说家克里斯蒂在苏丹号游轮上创作了《尼罗河上的惨案》。从阿斯旺卢克索,阿布辛贝神庙、菲莱神庙、科翁坡神庙、埃德夫神庙、卡尔奈克神庙等等,都在这段黄金水道上。如今,尼罗河的游轮上,又增加了东方人的面孔。

达劳科翁坡神庙,托勒密时期建筑,神庙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别供奉鹰神荷鲁斯和鳄鱼神索贝克,值得关注的是,浮雕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日历,神秘的象形文字,还有手术工具和妇女生产的画面。殿外的墙裙浮雕,一队战俘或奴隶袒胸列队,左臂反剪在身后,绳索鱼贯脖颈,如同待宰的三牲六畜。文明的另一面是血腥,伟大令人唏嘘。

埃及最神秘的地方,不是吉萨的金字塔,而是卢克索的神庙和帝王谷。卢克索古称底比斯,在开罗以南七百公里,古埃及中王国、新王国的王朝定都于此一千七百年,号称“百门之都”,埃及90%的文物在卢克索“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这时期的古埃及人崇奉太阳神“拉”和底比斯的地方神“阿蒙”,卡尔奈克神庙就是供奉“阿蒙-拉”的神庙。神庙极尽夸张繁复,134根圆柱好像柱石的密林,据说最粗的要八个人才能环抱。方尖碑源于古埃及,最初是献给太阳神的,后来用于赞颂君王,立碑表功的传统,被希腊、罗马的“征服者”继承延续。埃及现存最高的方尖碑在卡尔奈克神庙,世界上第一位女王哈其素所立,卡尔奈克神庙原本还有一座方尖碑,被法国的埃及总督用作贡品,至今竖立在巴黎协和广场。神庙后庭一截石柱上,供奉圣甲虫雕像。有人说圣甲虫是蜣螂,古埃及人崇拜太阳,蜣螂推粪球象征着日升日落、宇宙循环和新生,圣甲虫坚韧无畏、勤奋勇敢,能够带来活力、光明和希望。所以,从陵墓到日常生活,圣甲虫形象无处不在,它是祥瑞的护身符。

卢克索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尼罗河穿城而过,一面是宫殿之城,一面是陵墓山谷,乘热气球俯瞰卢克索,别有一番景象。不等天亮,热气球点火飞升,欢呼声中我们出离绿洲,掠过哈其素女王宫,爬上山头,俯瞰荒芜的帝王谷,一股苍凉涌上心头。我们、法老们,穿越几千年的时空,守候那一束光。636分,曙光初现,尼罗河分割的世界,半明半暗,太阳冲破地平线刹那,大地亮了,尼罗河亮了,世界恢复了生机!帝王谷是陵墓区,也是荒山野谷,拉美西斯二世、拉美西斯三世、图坦卡蒙等陵墓都在这里。古埃及中王国末期,社会动荡,曾经的权贵和金字塔被扫荡神坛,陵寝盗掘,“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曹丕),古今中外,君王各有各的快乐,苦恼却如出一辙。新王国时期,图特摩斯一世凿山为陵,陵墓隐藏在帝王谷,后世权贵纷纷效仿,在帝王谷构筑自己的岩穴陵墓,有监修掩耳盗铃说,“国王陛下的岩洞陵寝是我一个人监修的,谁都没有见过,谁都没有听说过”。但无论如何,帝王谷注定是盗墓者的天堂,唯独法老图坦卡蒙,幸运地躲过盗墓贼,把珍宝和自己(木乃伊)留给了今天的人们。

埃及95%的国土是沙漠,但埃及的色调,不止漫漫黄沙,还有红海的蓝、美艳令人窒息的蓝。卢克索驱车四小时,红海之滨的城市赫尔格达,是冲沙、潜水、滑翔伞、日光浴的天堂,欧洲人的后花园。半旱半湿的天,半沙半海的岸,半靛半蓝的水,仿佛一抹写意长卷,铺展在赫尔格达狭长的海岸。浮水潜海,鱼儿触手可掬,白色的沙滩波光粼粼,清澈坦荡,徜徉浅滩,阳光不再灼灼可畏。惬意的是,在啤酒的故乡,小酌五千年历史的饮料,这才是埃及最完美的打开方式。古埃及人啤酒加持,构筑宏伟的建筑,献给法老、献给太阳神,斗转星移、众神陨落,只有酒神奥西里斯(Osiris,古埃及神话的冥王,也是农业和丰饶之神)享乐人间。酒至微醺,回味甘苦,普世的阳光下,做自己的法老,真好!


初访埃及散记
(鸣谢摄影师吉祥先生)
初访埃及散记

初访埃及散记

初访埃及散记

初访埃及散记
(大狮身人面像)
初访埃及散记
(摄于开罗埃及博物馆)
初访埃及散记
(摄于开罗埃及博物馆)
初访埃及散记

初访埃及散记
(阿布辛贝神庙)
初访埃及散记
(阿布辛贝神庙)
初访埃及散记
(阿布辛贝神庙)
初访埃及散记
(尼罗河)
初访埃及散记
(尼罗河游轮上)
初访埃及散记
(尼罗河游轮上快乐的伙伴)
初访埃及散记
(科翁坡神庙)
初访埃及散记
(科翁坡神庙)
初访埃及散记
(科翁坡神庙:世界上最早的日历)
初访埃及散记
(科翁坡神庙)
初访埃及散记
(捆绑的战俘或奴隶)
初访埃及散记
(科翁坡神庙)
初访埃及散记
(摄于埃德夫神庙,导游赛小龙先生)
初访埃及散记
(阳光、帅气的马车夫)
初访埃及散记
(卡尔奈克神庙)
初访埃及散记
(卡尔奈克神庙)
初访埃及散记
(卡尔奈克神庙)
初访埃及散记
(卡尔奈克神庙)
初访埃及散记
(卡尔奈克神庙圣甲虫雕塑)
初访埃及散记
(帝王谷拉美西斯九世墓壁画)
初访埃及散记
(卢克索热气球)
初访埃及散记
(热气球掠过女王宫)
初访埃及散记
(热气球上看尼罗河日出)
初访埃及散记
(热气球上俯瞰帝王谷)
初访埃及散记
(卢克索帝王谷)
初访埃及散记
(图坦卡蒙墓出土的黄金面具,现存开罗埃及博物馆)
初访埃及散记
(帝王谷之女王宫)
初访埃及散记
(赫尔格达)
初访埃及散记
(赫尔格达)
初访埃及散记
(赫尔格达)
初访埃及散记
(赫尔格达)
初访埃及散记
(赫尔格达)
初访埃及散记
(埃及,啤酒的起源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