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幼安到稼轩——一代词宗辛弃疾

(2023-09-05 14:14:07)
标签:

旅游

辛弃疾

辛弃疾故里

瓢泉

辛弃疾墓

辛弃疾,字幼安,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生山东历城,今四凤闸村也。祖父辛赞,靖康之变,累于家计而仕金,任朝散大夫、知开封府,为孙取名“弃疾”,意在“(霍)去病”驱虏也。弃疾幼习文武,十四岁领乡举。正隆六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伐宋,瓜洲渡哗变。金人自相倾轧,一时中原动荡,豪杰并起。弃疾鸠众二千,投耿京义军,任掌书记。

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弃疾奉耿京令归宋,事毕返途,闻张安国耿京降金,乃约五十骑急驰金营,万军中生俘张安国,献俘临安行在,时年二十三岁也。

弃疾归宋,主张北伐,献《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归正之人”终不见用。人心即国土。沉沦日久,物产人力俱为虏有,归人又不见功,偏安日促,谈何恢复!?呜呼!英豪消磨。唯沉浮宦海,诗词以寄耳!

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弃疾知隆兴府(今南昌),卜居信州(今上饶)带湖,自言“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乃名之“稼轩”并自号。

淳熙十二年,瓜山之麓得周氏泉石径清泉两窟,其一规圆如臼,其一规直若瓢,水泻半山,出臼入瓢。稼轩见泉如故,购之主人,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易名瓢泉。

洞仙歌·访泉於期师得周氏泉为赋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孤负平生弄泉手。叹轻衫短帽,几许红尘,还自喜,濯发沧浪依旧。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且归去、父老约重来,问如此青山,定重来否。

《水龙吟·题瓢泉》,“稼轩何必长贫,放泉檐外琼珠泻。乐天知命,古来谁会,行藏用舍。人不堪忧,一瓢自乐,贤哉回也。料当年曾问,饭蔬饮水,何为是、栖栖者。且对浮云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苍颜照影,故应流落,轻裘肥马。绕齿冰霜,满怀芳乳,先生饮罢。笑挂瓢风树,一鸣渠碎,问何如哑。

稼轩仙才,亦霸才也。淳熙十五年,鹅湖之会,与陈同甫英雄相惜,瓢泉共酌,极论世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罢官营居瓢泉。瓢泉偶作新葺茅檐次第成。青山恰对小窗横。去年曾共燕经营。病怯杯盘甘止酒。老依香火苦翻经。夜来依旧管弦声。稼轩词六百余瓢泉者几四成矣

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一代词宗溘然长逝,葬瓢泉之西、阳原山麓。可叹身故一年,复以迎合开边罪,削爵夺恤,子孙南逃福建,唯留辛公青冢,怆然独对河山。

一朝离故土,终生不得归!“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稼轩兹兹所念者,故土也。而今历城故里,辛氏遗迹荡然,祠堂勒石,岁月犹新。弃疾形象如何?陈同甫曰,“眼光有梭,足以映照一世之毫,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此伟岸丈夫,故里雕像所本也。

历城南下二千里,铅山县永平镇,稼轩长眠处。神道牌坊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郭沫若语也。墓坐北朝南,清乾隆癸卯年,辛公次子辛柜后人立碑,“显故考辛公稼轩府君之墓”。

去辛公八百载矣,至今词吟稼轩,地名稼轩,是故,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斗转四甲子,又值癸卯年,余千里寻访,自瓢泉至阳原,上区区之贡,聊表故乡敬谊,并以辛公祭朱熹之文还祭。

从幼安到稼轩——一代词宗辛弃疾

(山东历城辛弃疾故里)

从幼安到稼轩——一代词宗辛弃疾

(山东历城辛弃疾故里)

从幼安到稼轩——一代词宗辛弃疾

(山东历城辛弃疾故里)

从幼安到稼轩——一代词宗辛弃疾

(江西铅山县瓢泉)

从幼安到稼轩——一代词宗辛弃疾

(江西铅山县瓢泉)

从幼安到稼轩——一代词宗辛弃疾

(江西铅山县辛弃疾墓)

从幼安到稼轩——一代词宗辛弃疾

(江西铅山县辛弃疾墓)

从幼安到稼轩——一代词宗辛弃疾

(江西铅山县辛弃疾墓)

从幼安到稼轩——一代词宗辛弃疾

(江西铅山县辛弃疾墓前稻田)

从幼安到稼轩——一代词宗辛弃疾

(江西铅山县稼轩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