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读博物馆:光影与线条艺术

(2023-05-14 21:29:02)
标签:

旅游

文物

印象主义

印象派

草书

莫奈的“印象主义”,以作者的主观印象作画,把主观的光、影、色,用粗放的笔法,将视觉简化在画布上,赋予绘画维度,化平凡为神奇。代表作《日出》、《睡莲》,给人以“吹摇新叶上,光动浅花中”之感。

走读博物馆:光影与线条艺术

(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莫奈《睡莲》)

走读博物馆:光影与线条艺术

(法国吉维尼莫奈花园《睡莲》画作处)

梵高的“后印象主义”,更是化简为拙,把主观印象抽丝剥茧,以色彩、线条来表达客观对象,寄情感于印象,画面兼具三维的视野和时空的动感。代表作《麦田与柏树》、《麦田与乌鸦》、《星空》,给人以“欲静不止”“不言而言”之感。

走读博物馆:光影与线条艺术

(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梵高《麦田与柏树》)

走读博物馆:光影与线条艺术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梵高《麦田与乌鸦》)

走读博物馆:光影与线条艺术

(法国奥威尔梵高《麦田》画作处)

印象主义化繁为简,从简入拙,简化“像”,像不像不重要,那只是符号,遵从“心”表达“情”,这与中国的草书、写意画理念相通。

草书突破了单字的束缚,方块字被抽丝化简,线条络绎连绵。突破字形,取舍肥瘦在已,突破结构,勾连赋意在已,书法成了线条的艺术,线条成了情感的符号,以意达情,“情”甚于书。当代书法家李志敏“临于池,酌于理,师于物,得于心,悟于象,然后始入草书妙境”得于心,悟于象,印象主义契合于此。如果把莫奈作品类比为“行草”,那么梵高作品就是“狂草”了。

莫奈与梵高深受日本浮世绘影响,而浮世绘又源自中国版画,也许正是东方绘画的色彩、勾勒的线条、灵动的书法,启迪了印象主义。

走读博物馆:光影与线条艺术

(莫奈收藏了大量浮世绘作品)

大巧似拙,下笔赋意,不动而动,不像而像,这便是光影线条艺术的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